《伯牙破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伯牙破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非独鼓琴若此也,贤者亦然。虽有贤者,而无礼以接之,贤奚由尽忠?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   ②终身不复鼓琴(   )
(2)翻译下面句子。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参考答案
(1)①正在。②再。
(2)认为这个世上没有值得再为之弹琴的人了
(3)①知音难求。②人,应该为理想而奋斗,为多数人谋利益。

注释:
①伯牙:俞伯牙,春秋时楚国人,善弹琴。钟子期为其知音。
②方:正在。
③鼓:弹。
④志在太山:心里想到高山。
⑤曰:说。
⑥哉:语气词,表示感叹。
⑦巍巍:高。
⑧少选:不一会儿。
⑨汤汤(shāng):水流的样子。
⑩破:摔破。
⑪以为:认为。
⑫足:值得。
⑬复:再次。
⑭者:……的人。

参考译文:
伯牙在弹琴,钟子期听他弹。伯牙正弹奏到意在描绘泰山的乐曲,钟子期(仿佛就看到了高山)说:“弹得真好啊!我好像看到巍峨的大山!”一会儿,伯牙又弹奏到意在描绘流水的乐曲,钟子期(仿佛就看到了江河)又说:“弹得真美啊!我又好像看到浩浩荡荡的江河!”
钟子期死后,伯牙悲痛万分,拉断了琴弦,把琴摔破,并发誓终身不再弹琴。他认为这个世上没有值得再为之弹琴的人了。
不仅仅是弹琴这样,对人才也同样是这个道理。虽有能人,而不能以礼相待,为什么要求人才对你尽忠呢?就好像不善于驾驶车马,好马也不能发挥日行千里的才能。

道理
此后,由于这个故事,人们把“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便也有《高山流水》的古筝曲。把“知音”比作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同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伯牙绝弦”一词也渐渐演变成了一种意思:由于知音逝世,从而弃绝某种特长或爱好,表示悼念。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003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高中文言文固定句式有哪些

    高中文言文固定句式有哪些   理解掌握文言句式及其特点。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古今汉语之间又有发展性,在文言中,有时主谓宾定状补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不尽相同。存在于古代…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72
  • 黄生借书说文言文的翻译

      黄生借书说文言文要怎么翻译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黄生借书说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黄生借书说   清代:袁枚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36
  •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出自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这两句是说,客行之人,面对秋风,激起无限乡思与愁怨;抬头看那座隔着流水的青山,似乎就是我的故乡。…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36
  • 登乐游原(杜牧)原文翻译赏析

      登乐游原   此诗是杜牧在长安时所作,时间难于确定,从诗中所表露的衰飒之气来看,可能作于他晚年在长安之时。此诗表现出一种苍茫的历史感,诗人像是伫立于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制高点鸟瞰历…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256
  • 《百家姓.支》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百家姓.支》文言文的历史来源   历史来源   「支」源出:   据《古今姓氏书辨证》云:其先月支胡人,后为氏。汉代月支即为月氏,后分为大月氏与小月氏。古代月支国人来中国定居,有…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1
  • 戴逵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戴逵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戴 逵   戴逵,字安道,谯郡铚①也。幼有巧慧,聪悟博学。善鼓琴,工书画。为童儿时,以白瓦屑、鸡卵汁和溲作小碑子,为郑玄②碑,时称词美书精,器度巧绝。其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8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