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世奇,字君常,无锡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马世奇,字君常,无锡人。世奇幼颖异,嗜学,有文名。登崇祯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十一年,帝遣词臣分谕诸藩。世奇使山东、湖广、江西诸王府,所至却馈遗。还,进左谕德。父忧归。
久之还朝,进左庶子。帝数召廷臣问御寇策。世奇言:“闯、献二贼,除献易,除闯难。人心畏献而附闯,非附闯也,苦兵也。今欲收人心,惟敕督抚镇将严束部伍,使兵不虐民,民不苦兵,则乱可弭。”帝善其言,为下诏申饬。时寇警日亟,每召对,诸大臣无能画一策。世奇归邸,辄太息泣下,曰:“事不可为矣。”
十七年三月,城陷。世奇方早食,投箸起,问帝安在、东宫二王安在,或言帝已出城,或言崩,或又言东宫二王被执。世奇曰:“嗟乎,吾不死安之!”其仆曰:“如太夫人何?”世奇曰:“正恐辱太夫人耳。”将自经二妾朱盛饰前世奇讶曰若以我死将辞我去耶对曰闻主人尽节我二人来从死耳世奇曰:“有是哉!”二妾并自经。世奇端坐,引帛自力缢乃死。先是,兵部主事成德将死,贻书世奇,以慷慨从容二义质焉。世奇曰:“勉哉元升。吾人见危授命,吾不为其难,谁为其难者!与君携手黄泉,预订斯盟,无忘息壤①矣。”
世奇修颐广颡,扬眉大耳,砥名行,居馆阁有声,好推奖后进。为人廉,父死,苏州推官倪长圩以赎锾②三千助丧。世奇辞曰:“苏饥,留此可用振。”座主周延儒再相,世奇同郡远嫌,除服不赴都。及还朝,延儒已赐死,亲昵者率避去,世奇经纪其丧。其好义如此。赠礼部右侍郎,谥文忠。
(选自《明史•马世奇传》,有删改)
【注】①息壤:文中指誓言。②赎锾(huán):罚金。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将自经/二妾盛饰前/世奇讶日/若以我死将辞/我去耶/对日/闻主人尽节我二人/来从死耳/
B.将自经/二妾盛饰前/世奇讶日/若以我死/将辞我去耶/对日/闻主人尽节我二人/来从死耳/
C.将自经/二妾盛饰前/世奇讶日/若以我死/将辞我去耶/对日/闻主人尽节/我二人来从死耳/
D.将自经/二妾盛饰前/世奇讶日/若以我死将辞/我去耶/对日/闻主人尽节/我二人来从死耳/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东宫可以指太子所居之宫,后来又可以借指太子,这与后宫又可以借指妃嫔是同理。
B.古时对人死的称呼因严格的等级制度而有所区别,帝王或重臣死称为“崩”。
C.除服是古代丧礼仪式之一,也称“除丧”,即守孝期满,除去丧服。
D.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世奇洁身自好,为人清廉。他被皇上派遣到各地巡视,拒绝各位藩王的馈赠;当苏州推官倪长圩用罚金帮助他办丧事时,他予以推辞。
B.马世奇建言献策,为国担忧。他为皇上分析时局,提出抵御贼寇的策略;当形势日益紧急,大臣们无能为力时,他总是叹息流泪,内心忧虑。
C.马世奇忠君爱国,慷慨赴难。在国家处于危亡之际,他与成德相约为了国家共赴黄泉;京城陷落,皇帝生死未卜,他以自杀来表忠心。
D.马世奇品行高尚,讲求大义。他严格要求自己,喜欢推举奖励后辈;周延儒被赐死,亲近的人大多回避,他不顾与周有嫌隙,为其料理丧事。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惟敕督抚镇将严束部伍,使兵不虐民,民不苦兵,则乱可弭。(5分)
(2)先是,兵部主事成德将死,贻书世奇,以慷慨从容二义质焉。(5分)

参考答案
4.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解答时,首先要根据上下文把握文句的大意,然后根据文言标志,如:虚词、对话标志、对偶、排比、特殊句式等来断句,最后运用排除法,针对选项中不同的断句点分析、排除。首先要理解“自经”的含义,是“上吊自杀”的意思;注意主语标志:二妾、世奇、我二人,据此可排除A、B两项;对话标志:曰、对曰;根据语意,“将辞我去耶”的省略主语是“二妾”,所以应在其前断开,排除D项。
5.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B项,“帝王或重臣死称为‘崩’”理解错误。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诸候王死叫薨,唐以后二品以上官职死亦以此称之。
6.D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项,“他不顾与周有嫌隙”理解错误,原文是“世奇同郡远嫌”,意思是“马世奇因是同乡避嫌”,“嫌”是“避嫌”的意思。
7.(1)只有命令总督巡抚镇将严格约束队伍,使士兵不虐待百姓,百姓不为士兵所苦,那么叛乱就可以消除。
(2)在此之前,兵部主事成德将要赴死,写信给马世奇,以慷慨从容两条大义相约。

参考译文
马世奇,字君常,无锡人。马世奇小时候聪敏异常,酷爱学习,有文学方面的名声。考中崇祯四年进士,改任庶吉士,授任编修。崇祯十一年,皇上派遣文学侍从之臣分别晓谕各位藩王。马世奇出使到山东、湖广、江西各王府,所到之处拒绝馈赠。回京,晋升左谕德。因遭逢父丧回家。
很久才回到朝廷,晋升为左庶子。皇帝多次召集朝廷大臣询问抵御贼寇的策略。马世奇说:“闯、献二贼,消灭献易,消灭闯难。人心畏惧献而依附闯,不是真心依附闯,是为士兵所苦。如今想要收回人心,只有命令总督巡抚镇将严格约束队伍,使士兵不虐待百姓,百姓不为士兵所苦,那么叛乱就可以消除。”皇上赞同他的话,为此下诏告诫。当时贼寇的警报日益紧急,每次召见应对,各位大臣不能谋划出一条计策。马世奇回到住所,总是叹息流泪,说:“事情不能有所作为了。”
崇祯十七年三月,京城陷落。马世奇正在吃早饭,扔下筷子站起,问皇帝在什么地方,太子和两位王爷在什么地方。有人说皇上已经出城,有人说皇上已经驾崩,又有人说太子和两位王爷已被囚禁。马世奇说:“唉,我不死还到哪儿去!”他的仆人说:“太夫人怎么办?”马世奇说:“正担心辱没太夫人啊。”将要上吊自杀,二妾盛装来到面前。马世奇惊讶地说:“你们因为我要死,将要辞别我离去吗?”(二妾)回答说:“听说主人要尽节,我们二人来跟着一起死。”马世奇说:“是这样啊!”二妾同时上吊自杀。马世奇端端正正地坐着,拿着丝绳自己用力勒脖子而死。在此之前,兵部主事成德将要赴死,写信给马世奇,以慷慨从容两条大义相约。马世奇说:“努力啊元升。我们这些人在危难关头,献出生命,我不奔赴危难,谁奔赴危难!与君携手同赴黄泉,预先订立这个盟约,不要忘记誓言。”
马世奇长脸宽额,眉毛扬起,大耳朵,以名声操守勉励自己,在翰林任职时有名声,喜欢推举奖励后辈。为人清廉,父亲去世,苏州推官倪长圩用罚金三千帮助他办丧事。马世奇推辞说:“苏州饥荒,留下这些可以用来赈灾。”周延儒再次担任宰相,马世奇因是同乡避嫌,服丧期满不赴京都。等到返回朝廷,周延儒已被赐死,亲近的人大多避开离去,马世奇料理他的丧事。他就是这样好义。赠官礼部右侍郎,谥号文忠。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004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原文及译文

    《南歌子·天上星河转》原文及译文   作者先写“天上星河转”,天气依旧,是下文抒情的伏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南歌子·天上星河转》原文及译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南歌子·…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5
  • 文言文实词贼的用法

    文言文实词贼的用法   (1)<动词>伤害。《论语-先进》:“~夫人之子。”   (2)<动词>杀害。《左传-宣公二年》:“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钥麑~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1
  • 怨情李白古诗拼音版加翻译

    “怨情李白古诗拼音版加翻译”由文言文之家整理发布,欢迎阅读。 怨情李白古诗拼音版 《 怨yuàn情qíng 》 唐t&aacut…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99
  •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诗词名句赏析

    不是一番寒彻骨, 争得梅花扑鼻香。是元.高明《琵琶记·旌表》里的一句。意思是:不经历一番透骨的寒冷,怎么会有梅花扑鼻的香味呢?比喻不经历一番艰苦奋斗,就不会有辉煌的成…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67
  • 高中语文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高中语文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一、一词多义   “之”   1、公从之 (代佚之狐的’建议)   2、许之 (人称代词,郑文公)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9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卧薪尝胆》阅读答案对比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10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