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赵郡高邑人,幼孤,晔鞠养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承,赵郡高邑人,幼孤,晔鞠养之。既长,事兄以孝闻。尹子奇围汴州,陷贼,拘承送洛阳。承在贼庭密疏奸谋多获闻达两京克复例贬抚州临川尉。数月除德清令,旬日拜监察御史。淮南节度使崔圆请留充判官,圆卒,历抚州、江州二刺史,课绩连最。寻为淮南西道黜陟使,奏于楚州置常丰堰以御海潮,屯田瘠卤,岁收十倍,至今受其利。任时梁崇义纵恣倨慢,朝廷将加讨伐。李希烈揣知之,上表数崇义过恶,请率先诛讨。上悦之,每对朝臣多称希烈忠诚。承自黜陟回,因奏之曰:“希烈将兵讨伐,必有微勋,但恐立功之后,纵恣跋扈,不禀朝宪,必劳王师问罪。”上初未之信。无几,希烈既平崇义,果有不顺之迹,上思承言,故骤加擢用。希烈既破崇义,拥兵襄州,遂有其地。朝廷虑不受命,欲以禁兵送承,承请单骑径行。既至,希烈处承于外馆,迫胁万态,承恬然自安,誓死王事。希烈不能屈,遂剽虏阖境所有而去,襄、汉为之空。承治之一年,颇得完复。累赐密诏褒美之。承寻改检校工部尚书,兼潭州刺史、湖南都团练观察使。建中四年七月,卒于位,年六十二,赠吏部尚书。承少有雅望,至其从官,颇以贞廉才术见称于时。 
(选自《新唐书·李承传》,有删节)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数月除德清令       除:免除。
B.课绩连最           课:考核。
C.上表数崇义过恶     数:列举。
D.故骤加擢用         骤:快速。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承在贼庭密疏/奸谋多获闻/达两京/克复例/贬抚州临川尉。
B.承在贼庭/密疏奸谋/多获闻达/两京克复/例贬抚州临川尉。
C.承在贼庭/密疏奸谋/多获闻/达两京/克复例贬抚州临川尉。
D.承在贼庭/密疏奸谋多获闻/达两京/克复/例贬抚州临川尉。
6.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李承知恩图报并由此闻名:李承幼小时父亲死去,哥哥晔抚养他,长大以后,以侍奉其兄因为“孝”而闻名。
B.李承颇有政绩:为抚州、江州刺史,课绩连最;为淮南西道黜陟使,在贫瘠的盐碱地上屯田,岁收十倍。
C.李承头脑清醒:李希烈请率先诛讨梁崇义,李承从贬黜的地方归来上奏说李希烈日后会居功自傲,不守法令。
D.李承做事胆大,不屈服:李希烈在襄州拥兵自重,李承敢单骑径行到襄州赴任,到任后李希烈百般迫胁李承誓死不屈。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上初未之信。无几,希烈既平崇义,果有不顺之迹。(5分)
(2)承少有雅望,至其从官,颇以贞廉才术见称于时。(5分)

参考答案
4.【解祈】
试题分析:“除”,“授予官职”的意思。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5.【答案】B
【解祈】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断句题,断句抓住常见的“者” “也” “焉” “乎” “矣” “哉” “软” “耶”等句 尾虛词,“故” “夫” “盖” “惟”句首词语,再要注意陈述主体的变化、事件的切分。初(时间和事件)武臣赏罚无法(新的陈述对象)吏得高下为奸(新陈述对象)竦为集前比(并列)著为定例(新陈述对象)事皆按比而行。学科网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6.【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选项对应的原文“承自黜陟回”是“李承从淮南西道黜陟使的任上回来”,选项“黜陟”解释
错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解析】
试题分祈: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揠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 a寸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李承,赵郡高邑人,幼小时父亲死去,哥哥晔抚养他,长大以后,以侍奉其兄闻名。尹子奇围困汴州,落入贼手,将他拘押到洛阳,承在贼廷中,暗中上书(报告)贼人奸计,大多被皇上所知。两京收复后,照惯例被贬为抚州临川尉。数月后任德清令,十天后升为监察御史。淮南节度使崔圆请他留下充任判官,圆死后,任抚州、江州两地刺史,功绩显著。不久任淮南西道黜陟使,上奏在楚州修置常丰堰以抵御海潮冲击,在贫港的土地上田.每年收获的粮食为以前的十倍,至今仍然在受益。当a寸梁柰义纵恣傲货.朝廷准备讨伐他。李希烈知道此事后,上奏列数桊义的罪过,请求率先讨伐。皇上很军兴,常常在朝臣面前称赞希烈忠诚。承完成黜陟回朝,对此事上奏说:“希烈率兵讨伐,首足会立小功,可是担心油在立功之后骄項跋扈,不遵守法令.肯定要派军队向他问罪。’’皇上开始还不相信他的话,没过多久,#烈平定柰义,II
然表现出对上不顺的迹象,皇上想起承所说的话,因而马上加授芎职。希烈己经击敗柰义,在襄州拥兵,占据其地域。朝廷担心他不接受命令,想让禁兵护送承,承请求一个人径直前往。到了以后,希烈将承安置在外馆,千方百计地胁迫他,承从容自若,誓死为皇上效忠。希烈不能使他屈服,于是将全境的东西抢掠一空离去,襄、汉由此一无所有。承治理一年,又使其基本得到完复。多次赐予密诏表彰他。承不久升为检校工部尚书,兼任潭州刺史、湖南都团练观察使。建中四年(783)七月,在职位死去,终年六十二岁,赠予吏部尚书。承年少时便有很高的志向,等到他任命为官,以其忠贞廉洁有才能受到当时人们的高度称赞。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019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丁洲怀古

    朝代:清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特统精兵御上游,笳吹先遁惊若鸥。扬州空把残旗耀,赢得舟中骂不休。

    古诗文 2020年3月2日
    617
  • 《唐太宗吞蝗》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唐太宗吞蝗 【原文】 贞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83
  • 《新五代史·李崧传》原文阅读及译文

      :   李崧,深州饶阳人也。崧幼聪敏,能文章,为镇州参军。唐魏王继岌为兴圣宫使,领镇州节度使。继岌与郭崇韬伐蜀,以崧掌书记。继岌已破蜀,刘皇后聪谗者言,阴遣人之蜀,教继岌杀崇韬…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5
  • 折桂令·春情

    朝代:元代 作者:徐再思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583
  • 《陈太丘与友期》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陈太丘与友期》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1
  • 杜牧《江上雨寄崔碣》阅读答案

    江上雨寄崔碣   杜牧 春半平江雨,圆文破蜀罗。 声眠篷底客,寒湿钓来蓑。 暗澹遮山远,空濛著柳多。 此时怀旧恨,相望意如何? (1)前两联如何描写&ldquo…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