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出师表》阅读答案及翻译

出师表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等之任也。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词。(2分)
        1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3先帝不以臣卑鄙  (      )  4 遂许先帝以驱驰  (         )

2、翻译下面句子(2分)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__________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_______________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3、从以上两段文字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分)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的原因     2痛心遗憾   3地位低下,见识浅陋    4这里指奔走效劳。
2、1只希望在乱世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望在诸侯中做官扬名。
         2在军事失败时接受重任,在患难危机关头奉命执行任务。
      3.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就是先汉兴隆的原因;亲近小人,远离贤臣,这就是后汉颓废的原因。
3、诸葛亮是一个为人谦虚,虑事谨慎,忠于国家的人。(说明:如果回答的内容可以从以上两段文字看出也可以。回答出一点得1分,共2分)

二:
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
  (1)躬耕于南阳    (    )    (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3)遂许先帝以驱驰(    )    (4)斟酌损益    (    )
5.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作者“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具体原因。(2分)
参考答案
4.(1)在  (2)拜访  (3)奔走效劳  (4)“除去”或“减少”(每小题1分)
5.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并不谋求在诸侯中扬名做官。(共2分,关键词“苟全”“闻达”1分;句式1分)
6.(1)先帝三顾茅庐;(2)先帝临危委重任;(3)先帝临崩寄大事。(共2分,答对两点即给满分,若只笼统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则只给1分)

翻译: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汉朝前期之所以能够兴隆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汉朝后期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和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昏庸感到痛心遗憾的。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优秀、以死报国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室的兴隆就指日可待了。
我本来是个平民,亲自在南阳种地,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望在诸侯中扬名显达。先帝不认为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向我询问当时的大事,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又遇上挫折,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接受命令,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028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魏武捉刀文言文翻译

    魏武捉刀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魏武捉刀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魏…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46
  • 宋史文言文的原文和译文

      原文:   罗点字春伯,抚州崇仁人。六岁能文。登淳熙二年进士第,授定江节度推官。累迁校书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岁旱,诏求言,点上封事,谓:“今时奸谀日甚,议论凡陋。此风不革,陛下虽…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4
  • “李密之亡也,往依郝孝德,孝德不礼之”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李密之亡也,往依郝孝德,孝德不礼之;又入王薄,薄亦不之奇也。密困乏,至削树皮而食之,匿于淮阳村舍,变姓名,聚徒教授。郡县疑而捕之,密亡去,抵其妹夫雍丘令丘君明。君明不敢舍,转寄密于…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4
  • 陈书文言文阅读理解

    陈书文言文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周文育,字景德,义兴阳羡人也。少孤贫,本居新安寿昌县,姓项氏,名猛奴。年十一,能反覆游水中数里,跳高五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8
  • “朱博字子元,杜陵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朱博字子元,杜陵人也。家贫,少时给事县为亭长,稍迁为功曹,伉侠好交。是时,前将军望之子萧育、御史大夫万年子陈咸以公卿子著材知名,博皆友之矣。陈咸为御史中丞,坐漏泄省中语下狱。博去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6
  • 唐诗留别王侍御维/留别王维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孟浩然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代〕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留别王侍御维 / 留别王维译文及注释 留别王侍…

    古诗文 2023年2月19日
    3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