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变食人二鸡子》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苟变食人二鸡子
于思言苟变于卫侯②曰:"其才可将五百乘③."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④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⑤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⑥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导读:用才犹用木,要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则善用人者,对有缺点之才,也当不弃,切不可因小失大.
注释:①苟变:战国时卫国人.②子思:孔丘的孙子,名伋,字子思.卫侯:指卫慎公.卫,战国时的一个小国,其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境.③五百乘(sh ng):古代四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五百乘则有三万七千五百人.④圣人:指英明的君主.⑤杞梓(q z ):都是树木名称.⑥干城:干,盾牌;城,城墙.用来比喻卫国的将领.

阅读训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其才可将五百乘( ) 2.故弗用也( )
3.然变也尝为吏( ) 4.良工不弃( )
二,翻译
1.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
2.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三,选文"选爪牙之士"中的"爪牙之士"指__________,现在"爪牙"一般比喻__________.
四,于思在文中的重要的用才观点是_________,你如何理解 

参考答案
一,1.率领,统带 2.任用 3.不过 4.抛弃,舍去
二,1.向民收税时吃过人家两个鸡蛋,所以不能用他. 2.圣主选用人材,就像木匠选用木材一样,用他的长处,舍弃他的短处.
三,辅佐君王的武臣 坏人的党羽
四,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略

附注释
苟变:战国时卫国人。 子思:孔子的孙子,字子思。 卫侯:指卫慎公。 于:向 五百乘(shèng):古代四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 乘,“辆”或“量词” 将:带领 为:担任 赋:征收 用:任用 圣人:指英明的君主。 然:然而。 尝:曾经。 弃:抛弃。 良工:高明的木匠。
 
参考译文
子思对卫侯推荐苟变说:“他的才能能够统领五百辆车。”卫侯回答说:“我知道他是个可用的将才,然而苟变也曾经做过官吏,有一次他在征税时吃了老百姓的两个鸡蛋,所以我不用他。”子思说:“英明的君主选拔官吏,好像是木匠选用木材一样,取木头的长处,抛弃木头的短处;因此杞梓合抱都抱不住,却有几尺朽烂处,高明的木匠是不会抛弃它的。现在国君您处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正是要选取各种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而不能因为两个鸡蛋而舍弃了一位可守一城的大将,这事可不能让邻国知道啊!”卫侯再一次鞠躬说:“我接受你的指教。”

理解
选文"选爪牙之士"中的"爪牙之士"指辅助君王的武臣,现在"爪牙"一般比喻坏人的党羽。
文中子思重要的用才观点是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子思用“匠人用木”打比方的目的是:通过打比方,劝谏卫侯要任用苟变这样的人才,取其之长,弃其所短。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047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散文:野游记

    文言文散文:野游记   本文所记之野游,乃三五朋友的自行车骑行之游。本城之北,有小兴安岭横贯全境,其中麓之阳有山曰铧子。铧子之东岭有翻山公路,自城至山,环而归之,途可百里许。每值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8
  • 人月圆·雪中游虎丘

    朝代:元代 作者:张可久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杆。雪晴天气,松腰玉瘦,泉眼冰寒。兴亡遗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老僧同醉,残碑休打,宝剑羞看。

    古诗文 2020年3月17日
    709
  • 写海龙囤的诗词大全

    海龙囤,今名海龙坝,在贵州省遵义县。地势高峻,关隘重重,是播州(治所即今遵义)杨氏驻兵要塞。海龙囤居群山之巅,四面陡绝,左右环溪,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囤后仅仄径一线可以攀登。明…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82
  •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的大意:隔水淡淡烟霭中,看得见佛寺修竹成荫, 一路上细雨萧疏, 经过的村庄落花阵阵。这两句作者用茂林修竹、淡淡的烟雾、缤纷…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8
  •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翻译赏析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译文]  流逝的光阴容易把人抛在后面,转眼又是火红的樱桃,碧绿的芭蕉。   [出自]  南宋&n…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57
  • 高考文言文文学常识

    高考文言文文学常识   文言文知识是每年高考必考的试题,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好文言文内容,小编特意整理了高考文言文文学常识,供同学们学习!   一、人的称谓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