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洪先《重刻《文山先生文集》序》原文及试题阅读

重刻《文山先生文集》序
明·罗洪先
  吉安旧刻《文山先生文集》,简帙庞杂,篇句脱误,岁久漫漶,几不可读。中丞德安何公迁来抚江右,表章列郡先哲,以风厉士人。会郡守浦江张公元谕始至,即举属之。致中丞之命于洪先,俾序所以校刻之意。洪先于是反覆先生之事,取证其诗与书,因得其平生之详而论之。
始先生弱冠及第,忧归,四年,授京兆幕,而边事遽起。董奄力主和议,首应诏数其罪,乞斩之,以安社稷。且自罢免。既改洪州,复自罢。寻用故事以馆职召,进刑部郎。而董奄复用,又上疏求罢。自知瑞州,转江西提刑,为台臣论罢。后兼学士,为福建提刑,即又连论罢,如江西。已而权学士院,草制忤贾似道,嗾台臣劾之,罢其少监。及除湖南运判,又论罢之。遂引钱若水例致仕去,当是时年才三十七耳。
当其甫入朝著,非有兵革艰大之委,又无台谏纠刺之权,其言与否,宜未有訾及者,乃不能一日稍待,何哉?人之遭蹉跌者,往往回顾而改步。三已不愠,古人难之。今罢而仕,仕而复罢,经历摧创至于六七,志愈坚,气愈烈,曾一不以自悔,此其中必有为之所者矣。且自始进而遽早休,当盛年而甘退处,目为猖狂而不辞,置之危地而不改,彼非异人之情也,亦曰为世道计,吾之心未能已也。与吾相持而不使其直遂者,势也,吾屈势而违心耶。亦求以自尽耶。是故事宁无成,不敢隐忍以讳言。言宁不用,不能观望以全身。身宁终废,不欲玩愒以充位。
今观其文辞,矫乎如云鸿之出风尘,泛乎如渚鸥之忘机械,凛乎如匣剑之蕴锋芒。至于陈告敷宣肝胆毕露旁引广喻曲尽事情则又沛乎如长江大河百折东下莫有当其腾迅者。此岂一朝一夕之故偶得之者哉?及其洒泣入卫,捐家饷军,流离颠顿,出万死一生,以图兴复。力既不支,犹以拘囚之余,从容燕市,迹愈久而声光不灭,使天下后世晓然知有人臣之义。莫不以为处死之难古今未若是烈者,不知其屡罢而不悔为之者诚豫也。         
(有删节)
注:①馆职:在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等处担任修撰、编校等工作的官职。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俾序所以校刻之意               俾:使
B.寻用故事以馆职召               故事:有情节的事
C.遂引钱若水例致仕去             致仕:辞官退休
D. 亦曰为世道计                   计:打算
1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乞斩之,以安社稷              作《师说》以贻之
B.乃不能一日稍待, 何哉          大王来何操
C.今罢而仕,仕而复罢            吾尝终日而思矣
D.泛乎如渚鸥之忘机械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18. 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天祥一生饱受挫折,从二十岁考取进士开始,由于主张不被采纳而多次自我请求罢官,也因为得罪权贵而多次被弹劾罢官。
B.作者认为文天祥屡遭挫折而不改品性,并非他的情感异于常人,而是为权势所迫。
C.作者认为文天祥的文章矫健飘逸凌厉威严,并非一时之功,与他平生为人处世是紧密相关的。
D.文章在叙述文天祥生平时,侧重于他“罢而仕,仕而复罢”的过程,认为这实在是很伟大的。
19.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至于陈告敷宣肝胆毕露旁引广喻曲尽事情则又沛乎如长江大河百折东下莫有当其腾迅者
20.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中丞德安何公迁来抚江右,表章列郡先哲,以风厉士人。(3分)
(2)已而权学士院,草制忤贾似道,嗾台臣劾之,罢其少监。(4分)
(3)经历摧创至于六七,志愈坚,气愈烈,曾一不以自悔,此其中必有为之所者矣。(4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075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楚人学舟的文言文译文及阅读答案

    楚人学舟的文言文译文及阅读答案   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遽谢舟师,椎(同‘槌’)鼓速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57
  • 张九龄《赋得自君之出矣》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注: ⑴赋得:凡摘取古人成句为题之诗,题首多冠以“赋得”二字。“自君…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0
  • 诗中忧愁

    1、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3、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李清照《醉花阴…

    古诗文 2022年9月29日
    64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

    古诗文 2022年5月15日
    123
  •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七个规律

    文言文词类活用的七个规律   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是很普遍的语法现象,尤其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情况更是比比皆是。想要正确地理解以及正确地翻译古文,掌握这七个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一、…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37
  •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译文] 想当日彼此亲爱相聚,现在分开后何日再相聚,在这秋风秋月的夜里,想起来真是情何以堪。 [出自]  李白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8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