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于成龙》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于成龙
    于中丞成龙按①部至高邮。适巨绅家将嫁女,妆奁甚富,夜被穿窬②。席卷而去。刺史无术。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严搜装载。又出示谕闺城户口各归第宅,候次日查点搜掘,务得赃物所在。乃阴嘱吏目: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过午得二人,一身之外,并无行装。公日:“此真盗也。”二人诡辩不已。公令解衣搜之,见袍服内着女衣二袭,皆奁中物也。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节选自《聊斋•于成龙》)
    【注】①按:巡视,巡行。    ②窬:yú,洞,窟窿。
【试题】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适巨绅家将嫁女    适:
     (2)又出示谕阖城户口    谕:
    2.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l|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B.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c.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D.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3.于成龙如何断定被捉的两人就是“真盗”?
    4.请各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文中人物的主要特点。
     (1)盗贼:
     (2)于成龙:
【参考答案】
  1.(1)恰好(2)告知
  2.c  
    3.因为于成龙已经放出风声,第二天将在全城严加搜查。在这种情况下,这二人多次出入城门,本该事出有因,而他们出入城门却又不带行装,其实是欲盖弥彰。所以于成龙推断这两人应该就是铤而走险、急于转移赃物的盗贼。
    4.(1)狡诈贪婪(或:利令智昏)
       (2)破案如神(或:才智过人,机智果断)

【于成龙简介】 
    于成龙(1617-1684) 字北溟,号于山,清山西永宁(今吕梁离石)人。谥“清端”、赠太子太保。于成龙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举副员,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

【参考译文】
    中丞于成龙巡视到高邮。恰好有一个富绅家即将嫁女儿,嫁妆非常多,夜里被盗贼穿墙打洞席卷一空。当地刺史束手无策。于成龙命令关闭各个城门,只留一个城门放行人出入,派公差头目把守,严格搜查行人的装载。又出告示告知全城百姓各自回家,等候第二天仔细搜查,务必找到赃物。于成龙暗地里叮嘱公差头目:如果有人从城门出入两次的就把他抓起来。过了中午抓获了两个人,全身之外,并无其他随行物品。于成龙说:“他们是真正的盗贼。”这两个人不停地诡辩。于成龙命令脱掉两人的衣服搜查,发现外衣里面套着两身女装,都是富绅家嫁妆的衣物。原来盗贼们担心第二天大搜查,急于转移赃物,物品太多,难以携带,所以秘密地穿在身上,多次带出城去。
【简评】
    于成龙在词讼、断狱方面也以包公式人物著称。他铁面无私,头脑敏锐而细心,善于从一些常人忽视的细节上发现问题的症结。曾排解过许多地方上发生的重大疑案、悬案,使错案得到平反,从而被百姓呼为“于青天”,民间还流传着“鬼有冤枉也来伸”的歌谣。于成龙在破案、察盗方面的许多事迹,在清人野史、笔记和民间文艺中均得到反映,甚至神化。如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聊斋》的《于中丞》一节中,就叙述了有关他的两个故事,本试题节选了其中的一个故事,表现于成龙机智果断、破案如神的特点。他的刑法思想在清朝一代很有影响。由于在黄州府同知任上的突出政绩,于成龙又深为湖广巡抚张朝珍器重,再次被举“卓异”。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080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狄人伐邢。管敬仲言于齐侯日”阅读答案及翻译

     狄人伐邢。管敬仲言于齐侯日:“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暱(通:“昵):不可弃 也宴安鸩毒,不可怀也。《诗》云:‘岂不怀归,畏此简书…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3
  • 传是楼记文言文的翻译

      传是楼记的作者是清代汪琬,下面请看传是楼记的详细文言文翻译内容!   传是楼记文言文翻译   〔清〕汪琬   昆山徐健菴先生,筑楼于所居之后,凡七楹。间命工木为橱,贮书若干万卷…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73
  •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译文

    《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译文   《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下面小编整理了《寡人之于国也》原文及译文,欢迎阅读!   寡人之于国…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92
  • 史记·佞幸列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

    史记·佞幸列传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   谚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遇合”,固无虚言。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昔以色幸者多矣。高祖有籍孺以佞幸,孝惠时有闳孺,孝文时中宠臣,士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102
  • 写江苏燕子矶的诗词大全

    燕子矶,在南京市北郊观音门外,是岩山东北的一支,山石直立江上,三面临空,形似燕子展翅欲飞,俯临滔滔大江,因称“燕子矶”。矶顶有碑亭,亭中石碑正面有清乾隆帝书…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98
  • 鉴赏诗歌的方法技巧

    鉴赏诗歌的方法技巧 1、品标题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诗歌的题材等)。题目是诗词的眼睛,它…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