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
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衡少善属文              属:连缀
B.连辟公府不就            辟:躲避
C.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平素
D.中有都柱                都:粗大
9.以下六句直接表现张衡科学成就和政治才干的一项是
①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②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③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④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⑤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
⑥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A.①③⑥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②④⑤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衡擅长术数,精通天文,懂得历法推算,设计制作了浑天仪、候风地动仪,他的著作也都是科学方面的论著。
B.张衡年轻时就很有才能,但他并不恃才傲物,而是稳中淡泊,不去结交庸俗之人,出世为官的念头也不大。
C.候风地动仪精巧灵敏,能在人察知不到的情况下指示发生地震的方向,陇西地震一事使人们都信服了它的精妙。
D.张衡三次出任太史令;后来做河间的相,敢于和骄奢的国王及豪族做斗争,剪除豪强势力,使河间变得政治清明。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2)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3)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参考答案
8. B(应为“征召”)
    9. C(①表现其学识  ②④为间接表现)
    10. A (以偏概全,《二京赋》为讽谏性散文)
    11.(1)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奇、累各1分,句意1分,共3分)
    (2)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居、徙各1分,句意1分,共3分)
    (3)用事实(或“实际发生的地震”)来验证它(或候风地动仪),就像神灵一样符合(或“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自从有史书典籍的记载以来,还没有像这样(灵验)的仪器。(“以事”、“未之有”句式各1分,合1分,句意1分,共4分)

参考译文: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张衡年轻时就擅长写文章,曾到“三辅”一带游学,接着进入京师洛阳,在太学学习,于是通晓五经,贯通六艺。虽然才华高于世人,却并不骄傲自大。(他)总是举止稳重,神态淡泊、宁静,不喜欢与一般的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间,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此时社会长期太平无事,从王公贵族到一般官吏,没有不过度奢侈的。张衡于是摹仿班固的《两都赋》写了《二京赋》,用它来(向朝廷)讽喻规劝。(这篇赋,他)精心构思润色,用了十年才完成。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屡次征召他,他也不去应召。
  张衡善于器械制造方面的巧思,尤其在天文、气象和历法的推算等方面很用心。汉安帝常听说他擅长术数方面的学问,命公车特地征召他,任命他为郎中。两次迁升后为太史令。于是,张衡就精心研究、考核阴阳之学(包括天文、气象、历法诸种学问),精辟地研究出测天文仪器的正确道理,制作浑天仪,著成《灵宪》《算罔论》等书籍,论述极其详尽。
  (汉)顺帝初年,(张衡)又两次转任,又做了太史令之职。张衡不趋附当时的那些达官显贵,他所担任的官职,就多年得不到提升。自他从太史令上离任后,过了五年,又回到这里。
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又制造了候风地动仪。这个地动仪是用纯铜铸造的,直径有8尺,上下两部分相合盖住,中央凸起,样子像个大酒尊。外面用篆体文字和山、龟、鸟、兽的图案装饰。内部中央有根粗大的铜柱,铜柱的周围伸出八条滑道,还装置着枢纽,用来拨动机件。外面有八条龙。龙口各含一枚铜丸,龙头下面各有一个蛤蟆,张着嘴巴,准备接住龙口吐出的铜丸。仪器的枢纽和机件制造得很精巧,都隐藏在酒尊形的仪器中,覆盖严密得没有一点缝隙。如果发生地震,仪器外面的龙就震动起来,机关发动,龙口吐出铜丸,下面的蛤蟆就把它接住。铜丸震击的声音清脆响亮,守候机器的人因此得知发生地震的消息。
    地震发生时虽只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然而另外七个龙头丝毫不动。按照震动的龙头所指的方向去寻找,就能知道地震的方位。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相符,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曾有这样的仪器。  曾经有一条龙的机关发动了,可是洛阳并没有感到地震,京城的学者都奇怪它这次没有应验。几天后,驿站上传送文书的人来了,证明果然在陇西地区发生地震,大家这才都叹服地动仪的绝妙。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汉顺帝)永和初年,张衡调离京城,担任河间王的相。当时河间王骄横奢侈,不遵守制度法令;又有很多豪族大户,与河间王一起胡作非为。张衡上任之后治理严厉,整饬法令制度,暗中探得奸党的姓名,同时逮捕并拘押起来,于是上下敬畏恭顺,称赞政事处理得好。(张衡)在河间相位上任职三年,给朝廷上书,请求辞职回家,朝廷任命他为尚书。张衡活了六十二岁,于永和四年去世。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1976.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二月二龙抬头,10首古诗词鉴赏

    01.《二月二日》 唐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02.《二月…

    2023年2月21日
    89
  • 鹧鸪天(九日南楼和范总干韵)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槛外长江浪拍空。萧萧红蓼白苹风。三秋告稔三农庆,九日追欢九客同。烟渚北,月岩东。莫嫌光景太匆匆。登龙戏马英雄事,都在南数一啸中。

    古诗文 2020年6月2日
    680
  • 韩愈《送湖南李正字归》鉴赏及译文

      《送湖南李正字归》   唐代:韩愈   长沙入楚深,洞庭值秋晚。   人随鸿雁少,江共蒹葭远。   历历余所经,悠悠子当返。   孤游怀耿介,旅宿梦婉娩。   风土稍殊音,鱼虾…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9
  • “夏统,字仲御,会稽永兴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夏统,字仲御,会稽永兴人也。幼孤贫,养亲以孝闻,睦于兄弟。每采梠求食,星行夜归,或至海边,拘螊以资养。雅善谈论。宗族劝之仕,谓之曰:“卿清亮质直,可作郡纲纪,与府朝接,…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71
  • “杨恭仁,隋观王雄子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杨恭仁,隋观王雄子也。仁寿中,累迁甘州刺史,临事不苛细,徼人安之。文帝谓雄曰:“匪特朕得人,乃卿善教子矣。”大业初,转吏部侍郎。杨玄感叛,诏率兵经略,与玄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6
  • 登黄鹤楼原文、翻译及评析

         《登黄鹤楼》   作者: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4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