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恢,字道明,琅邪阳都人也”文言文阅读及试题

诸葛恢,字道明,琅邪阳都人也。父靓,奔吴,为大司马。吴平,逃窜不出。武帝与靓有旧,靓姊又为琅邪王妃,帝知靓在姊间,因就见焉。靓逃于厕,帝又逼见之,谓曰:“不谓今日复得相见。”靓流涕曰: “不能漆身皮面,复睹圣颜!”诏以为侍中,固辞不拜,归于乡里,终身不向朝廷 而坐。
恢弱冠知名,试守即丘长,转临沂令,为政和平。值天下大乱,避地江左,名亚王导、庾亮。导尝谓曰:“明府当为黑头公。”及导拜司空,恢在从,导指冠谓曰:“君当复著此。”导尝与恢戏争族姓,曰:“人言王葛,不言葛王也。”恢曰:“不言马驴,而言驴马,岂驴胜马邪!”其见亲狎如此。于时颍川荀闿字道明、陈留蔡谟字道明,与恢俱有名誉,号曰“中兴三明”,人为之语曰:“京都三明各有名,蔡氏儒雅荀葛清。”
元帝为安东将军,以恢为主簿,再迁江宁令。讨周馥有功,封博陵亭侯,复为镇东参军。与卞壸并以时誉迁从事中郎,兼统记室。时四方多务笺疏殷积恢斟酌酬答咸称折中于时王氏为将军而恢兄弟及颜含并居显要刘超以忠谨掌书命时人以帝善任一国之才愍帝即位,征用四方贤隽,召恢为尚书郎,元帝以经纬须才,上疏留之,承制调为会稽太守。临行,帝为置酒,谓曰:“今之会稽,昔之关中,足食足兵,在于良守。以君有莅任之方,是以相屈。四方分崩,当匡振圮运。政之所先,君为言之。”恢陈谢,因对曰:“今天下丧乱,风俗陵迟,宜尊五美,屏四恶,进忠实,退浮华。”帝深纳焉。太兴初,以政绩第一,诏曰:“自顷多难,官长数易,益有诸弊,虽圣人犹久于其道,然后化成,况其余乎!汉宣帝称 ‘与我共安天下者,其惟良二千石’,斯言信矣。是以黄霸等或十年,或二十年而不徙,所以能济其中兴之勋也。赏罚黜陟,所以明政道也。会稽内史诸葛恢莅官三年,政清人和,为诸郡首,宜进其位班,以劝风教。今增恢秩中二千石。”
顷之,以母忧去官。服阕,拜中书令。累迁尚书右仆射,加散骑常侍、银青光禄大夫、领选本州大中正、尚书令,常侍、吏部如故。成帝践阼,加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卒,年六十二。
 (选自《晋书》卷七七,列传四七)
4.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时四方多务/笺疏殷积恢斟酌酬答咸称/折中于时/王氏为将军/而恢兄弟及颜含并居显要/刘超以忠谨掌书命/时人以帝善任一国之才/
B. 时四方多务/笺疏殷积/恢斟酌酬答/咸称折中于时王氏为将军/而恢兄弟及颜含并居显要/刘超以忠谨掌书命/时人以帝善任一国之才/
C. 时四方多务笺疏/殷积恢斟酌酬答/咸称折中/于时王氏为将军/而恢兄弟及颜含并居显要/刘超以忠谨掌书命/时人以帝善任一国之才/
D. 时四方多务/笺疏殷积/恢斟酌酬答咸称折中于时/王氏为将军/而恢兄弟及颜含/并居显要/刘超以忠谨掌书命时/人以帝善任一国之才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由两个及以上的汉字组成的姓氏称复姓,如“诸葛”,三国时候这一姓氏已知名。
B.妃或称皇妃、宫妃、帝妃等,是中国古代皇帝侧室的一种,也特制太子、王爷之妻。
C.黑头公是指少年而居高位者,指一个人极其地年轻有为。黑头,意谓年轻;公,古时对男子的尊称。
D.主簿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隋唐以后是部分官署的事务官,重要性减少。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葛恢的父亲诸葛靓个性很强。诸葛靓曾任吴国大司马,与晋武帝有旧交。吴亡后他认为不能效仿古人以漆涂身、以刀割面皮来为旧主复仇是羞耻的事,于是拒绝担任官职,回到家乡。
B.诸葛恢名声好。曾经试任即丘的守官,转任临沂令,处理政事很温和;王导曾经与诸葛恢戏论族姓的高低;当时颍川人将他列为“中兴三明”之一。
C.诸葛恢征战有功而升迁。他征讨周馥有功,风味博陵亭候,又封为镇东参军,与卞壶一并因为时人的赞誉升任从事中郎,兼统记室。
D.诸葛恢有中兴之勋。他调任会稽太守前,皇帝为他设宴,并说他有担任官职的能力,后果然政绩突出,受到皇帝的赞赏和嘉奖。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恢曰:“不言马驴,而言驴马,岂驴胜马邪!”其见亲狎如此。(5分)
(2) 今天下丧乱,风俗陵迟,宜尊五美,屏四恶,进忠实,退浮华。(5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204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两小儿辩日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6
  • ●卷六十七◎表状三十三首

      【密州谢上表】   臣轼言。昨奉敕差知密州军州事,已于今月三日到任上讫。草芥贱微,敢干洪造;乾坤广大,曲遂私诚。受命抚躬,已自知于不称;入境问俗,又复过于所期。臣轼(中谢)。伏…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59
  • 关于描写三月的古诗词精选10首

    一、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2023年3月1日
    804
  • “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作者出处及全诗诗意赏析

    “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钟山晚步》 小雨轻风落楝花,细红如雪点平沙。 槿篱竹屋江村路,时见宜城卖酒家。 赏析 诗大意&ldq…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5
  • 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赏析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22
  • 中考文言文的复习要诀

    中考文言文的复习要诀   文言文复习的重点是课本,不是做题   因为有些地方中考不使用课内文言文材料命题,所以有不少同学大量做一些文言文题目来复习。或者觉得课内文言文已经“熟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3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