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天泽,字润浦,秉直季子也”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史天泽,字润浦,秉直季子也。身长八尺,音如洪钟,善骑射,勇力绝人。中统元年,世祖即位,首召天泽,问以治国安民之道,即具疏以对,大略谓:“朝廷当先立省部以正纪纲,设监司以督诸路,沛恩泽以安反侧,退贪残以任贤能,颁奉秩以养廉,禁贿赂以防奸,庶能上下丕应,内外休息。”帝嘉纳之。天泽既秉政,凡前所言治国安民之术,无不次第举行。三年春,李璮阴结宋人,以益都叛,遂据济南,诏亲王哈必赤总兵讨之,凶势甚盛。继命天泽往,至则进说于哈必赤曰:“璮多谲而兵精,不宜力角,当以岁月毙之。”乃深沟高垒绝其奔轶凡四月城中食尽军溃出降生擒璮明日引军东行未至益都城中人已开门迎降初,初,天泽将行,帝临轩授诏,责以专征,俾诸将皆听节度。天泽未尝以诏示人,及还,帝慰劳之,悉归功于诸将,其慎密谦退如此。天泽在宪宗时尝奏:“臣始摄先兄天倪军民之职,天倪有二子,一子管民政,一子掌兵权,臣复入叨寄遇,一门之内,处三要职,分所当辞,臣可退休矣。”帝曰:“卿奕世忠勤,有劳于国,一门三职,何愧何嫌!”竟不许。十一年,诏天泽与丞相伯颜总大军,自襄阳水陆并进。天泽至郢州遇疾,还至真定,帝又遣其子杠与尚医驰视,赐以药饵。天泽因附奏曰:“臣大限有终,死不足惜,但愿天兵渡江,慎勿杀掠。”语不及它。以十二年二月七日薨,年七十四。
天泽平居,未尝自矜其能,及临大节毅然以天下之重自任。年四十,始折节读书,尤熟于《资治通鉴》,立论多出人意表。拜相之日,门庭悄然。或劝以权自张,天泽举曰:“愿相公无权。爵禄刑赏,天子之柄,何以权为!”因以谢之,言者惭服。
(节选自《元史·史天泽传》)
【注】世祖:指元世祖忽必烈。下文“宪宗”指元宪宗蒙哥,忽必烈之兄。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乃深沟高垒/绝其奔轶/凡四月城中食/尽军溃出降/生擒璮/明日/引军东行/未至益都/城中人已开门迎降/
B. 乃深沟高垒/绝其奔轶/凡四月城中食尽/军溃出降/生擒璮/明日引军东/行未至益都/城中人已开门迎降/
C. 乃深沟高垒/绝其奔轶/凡四月/城中食尽/军溃出降/生擒璮/明日/引军东行/未至益都/城中人已开门迎降/
D. 乃深沟高垒绝/其奔轶凡四月/城中食尽/军溃出降/生擒璮/明日/引军东行/未至益都/城中人已开门迎降/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号多为中国古代帝王即位后用来纪年的名称,中统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年号。
B.先兄,指已去世的兄长,“先”是对故去的人的尊称,多用于长辈。
C.在我国古代,诸侯之死称为“薨”,后来,有地位的大官去世也称作“薨”。
D.《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北宋司马光主编,历时19年完成。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天泽深受元世祖忽必烈的信任,他是忽必烈继承帝位后第一个召见的大臣;史天泽向皇帝提出了很好的治国安民之策,皇上赞赏并采纳了他的建议。
B.史天泽为人谨慎谦逊,受命平定李擅叛乱时,皇上要所有将领都听他指挥,但他一直没有将这道诏令公开,事后,他将功劳都归于各位将领。
C.史天泽主持军事和民政事务,他的两个侄儿也位高权重,他觉得不妥,向元宪宗提出辞职退休的请求,但皇上没有批准。
D.史天泽在青年时期忙于军务,无暇读书,由于感觉知识不够用,他被迫在四十岁以后发奋读书,从此所发的议论常常出人意料。
7.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泽既秉政,凡前所言治国安民之术,无不次第举行。
(2)天泽平居,未尝自矜其能,及临大节毅然以天下之重自任。

参考答案
4.C
5.D
6.D

参考译文
史天泽,字润甫,史秉直之第三子。身长八尺,声如洪钟,善骑射,勇力超群。中统元年(1260),世祖即位,首先召天泽问治国安民之道。天泽上疏回答,大略是“:朝廷当先立中书省和六部以正纪纲,设监司以监督各路,施恩泽使人民不反叛元朝,除去贪官污吏,任用贤能之人,颁布官吏俸禄以养廉,严禁贿赂以防奸,望能上下相应,内外休息。”世祖赞赏并采纳了他的意见。天泽执政后,凡前所列举的那些治国安民之术,无不相继推行。
中统三年春,李王..暗中勾结宋军,据益都反叛,占领济南。朝廷诏令亲王哈必赤统兵讨伐。因叛军气势汹汹,继命天泽前往。天泽闻王..入济南,哈哈大笑说“:猪闯入栏内,成不了气候。”到山东后向哈必赤建议:“王..多诈而兵又精,不能与他硬拼,只要拖延时间,不攻自毙。”于是在济南城周围深挖沟,高筑垒,不让他跑掉,包围四个月之久。城中食尽,叛军开门投降,生擒李王..,斩于军门,诛其同案犯数十人,其余释放归家。第二天,蒙古军东行,未到益都,益都人已开门迎降了。
在天泽受命去山东征讨李王..时,世祖在殿前平台上对天泽面授诏令,令他专门负责征讨之事,诸将都由他指挥调遣。天泽在山东从未把皇帝亲授的诏书示人。平叛回来后,世祖慰劳他,他把这次平叛功劳归于诸将,可见其为人谨慎谦逊。天泽在宪宗时就曾奏请辞职,他说“:臣开始是代理兄天倪军政之职。天倪有二子,一子管民政,一子掌兵权,臣复入朝受皇上恩宠,一门之内居三要职,本应辞职,故臣请求退休。”宪宗说:“卿家世代忠勤,有功劳于国家,一门三职,当之无愧。”不许。此时,有人说李王..之变是由于诸侯之权太重。天泽又上书奏称“:军政之权不可集中在某一家,请自臣开始实行。”于是史氏之子侄当即解兵权者十七人。
十年春,天泽与平章阿术等攻克樊城,襄阳降。十一年,诏令天泽与丞相伯颜总领大军自襄阳水陆并进伐宋。天泽至郢州病发,还至襄阳,帝遣侍臣赐葡萄酒慰问,并劝他北归养病,因而回到真定。帝又遣天泽之子史杠与管理医药的官去看望,送药。天泽上书说:“臣天年有限,死不足惜,但愿天兵渡江,慎勿杀掠。”于十二年二月七日与世长辞,享年七十四岁。
天泽平时不曾自夸其能,而遇大事则毅然以安天下为己任。四十岁才改变原来的志向,攻读书史,尤熟悉《资治通鉴》,其立论多出人意料之外。拜相之日,门庭悄然无声。有人劝他以权谋私,天泽举唐韦澳告诫周墀的话“:原相公无权。爵、禄、刑、赏是天子之权,你要权干什么?”劝他的人听了这话自觉惭愧,对天泽敬服。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226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关于处暑的古诗有哪些

    8月22日就是二十四节气的处暑了,关于处暑的古诗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次韵毕叔文苦旱叹》 南宋:赵蕃 晚且禾秀早向实,舂箕不须逾处暑。 胡为旱势复如此,坐致诗人形苦语…

    古诗文 2023年2月18日
    27
  •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古诗十九首》全诗翻译赏析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译文]   北方的马南来后仍依恋于北风,南方的鸟北飞后仍筑巢在向南的树枝。 [出自]  无名氏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38
  • 文言文断句技巧顺口溜

    文言文断句技巧顺口溜   导语:我们在给文言文断句的时候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那么关于这方面的口诀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言文断句技巧…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6
  • 袁枚《游武夷山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袁枚《游武夷山记》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袁枚《游武夷山记》原文及翻译   凡人陆行则劳,水行则逸。然山游者,往往多陆而少水。惟武夷两山夹溪,一小舟横曳而上,溪河湍激,助作声响。客或…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5
  • 《后汉书·杜诗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后汉书·杜诗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士…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5
  • “权会,字正理,河间鄚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权会,字正理,河间鄚人也。志尚沉雅,动遵礼则。少受《郑易》,探赜索隐,妙尽幽微,《诗》《书》《三礼》,文义该洽,兼明风角,妙识玄象。 魏武定初,本郡贡孝廉,策居上第,解褐四门博士…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