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末负笈从师》原文翻译

任末负笈从师

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而读,暗则缚麻蒿④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⑤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⑥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⑦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注释:   1任末:人名. 2.笈:书籍 3.庵:茅草小屋 4.麻蒿(hāo):植物名,点燃后可照明.。5.题:写 6.门徒:指一同求学的人.7,交换

翻译:

任末,他14岁时就背着书箱拜了很多老师,不怕艰难险阻。他常说:“人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凭什么去完成一番事业?”他贫穷无家,有时没有宿处,只在树下搭一个草棚,把荆棘削成笔,用树汁当墨水。夜晚在月光下看书,没有月亮的日子就点燃枯草杂木照明。平日里每当读书有体会时,便把心得写在衣服上,用来记下它。跟他学习的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学,为了要研读他写的心得体会,他们经常轮流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不是古代圣贤的著作他是不看的。临死时告诫后人说:“一个人如果终身好学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要是不学习,即使活着也只能算行尸走肉罢了。”   启示:一个人从小就要立志苦学。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232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题三闾大夫庙的翻译赏析

      《题三闾大夫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戴叔伦。其古诗全文如下: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翻译】   沅水和湘水常流不息,屈原的悲怨是多么的深…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87
  • 方山子传文言文

    方山子传文言文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3
  • 途中杂咏

    朝代:清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岁星周一纪,四过六盘山。路辟蚕丛险,人歌马足孱。时危多战垒,将猛守萧关。追溯前朝事,今来喜客闲。

    古诗文 2020年3月12日
    561
  • 《溪居即事》阅读答案–2016年中考古诗鉴赏真题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0.诗人用白描手法,给我们展现了一幅素淡的水乡风景画,临水的村庄,虚掩的柴门,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415
  • 写安徽琅琊山的诗词大全

    琅琊山,古称摩陀岭,在安徽滁县城西南,离城约5公里。传说琅琊王(东晋元帝司马睿)曾避难于此,因而得名。山上有唐朝古刹琅琊寺,是唐大历年间刺史李幼卿与僧法琛创建。山虽不高,但峰峦窈窕…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82
  • 《月下独酌》的古诗解析

      《月下独酌》   作者: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9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