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知潍县》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郑板桥知潍县
郑板桥,乾隆间知①山东潍县。值岁连歉,板桥乃大兴工役,招远近饥民,修城凿池,以工代赈,复劝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饲之。尽封积粟之家,责其平粜②,有讼事,则右窭子而左富商③。监生④以事上谒,辄坐大堂,召之入,瞋目大骂曰:“驼钱骡⑤有何陈乞?”或命皂卒⑥脱其帽,足踏之,或摔⑦头黥面⑧,逐之出。一时豪富咸惮之,而贫民赖以存活者则无算⑨。 (选自《板桥全集》)

[注释]
①知:掌管。②平粜(tiào):平价出卖粮食。③右窭(jù)子而左富商:保护贫苦人而压抑豪富人。④监生:此指儒生。⑤驼钱骡:只看重钱财的畜牲。这是骂人的话。⑥皂卒:穿黑衣的官府差役。⑦摔(zu6):揪住。⑧黥(qíng)面:本是古代的一种刑罚,用刀刻额颊,再涂上墨。此指用墨笔在监生脸上乱涂。⑨无算:无数。
[文化常识]
城与池。城与池是古代都市的防御工事。为了防止入侵者,都市的四周要筑起高高的城墙。明清以前,城墙大多仅用泥土夯实,成下宽上窄的梯形状。明朝起,外墙砌砖。城头上盖有小楼,可瞭望亦可射击。筑城要用大量泥土,于是城墙下成了宽阔的天然护城河,这叫“池”。池上有浮桥。入侵者想攻入市内,首先要越过“池”,这是不容易的事;过了池再想爬上几丈高的城墙,则更难。
[阅读练习]
1.解释:①赈 ②复 ③邑 ④讼 ⑤谒 ⑥瞋目
⑦陈 ⑧乞
2.选择:“贫民赖以存活者”中的“赖”,解释为 (A)依靠;(B)懒惰;(C)因此;(D)幸而。
3.翻译:①值岁连歉 ;②一时豪富咸惮之 4.理解:郑板桥为什么要对“监生”如此责骂与侮辱?
参考答案
1.①救济②又③县④诉讼、告状⑤拜见⑥瞪大眼睛⑦述说⑧请求
2.(A)
3.①正逢连年欠收;②一时间豪强富贵人都怕郑板桥。
4.因为“监生”拜见他,目的是为豪富说情。

参考译文
 郑板桥,乾隆年间担任山东潍县知县。正逢连年受灾歉收,郑板桥开展积极的抗灾救灾,招募远近受灾的饥民,修整受损房屋开凿河道,以饥民工作代替对他们的救赈,又劝说城里的富裕人家,打开粮仓煮粥救济饥民,使饥民轮流得以饮食。对囤积居奇的粮商全部查封,责令他们平价出售粮食,遇有诉讼的事件,则维护穷弱的利益而抑制富商。用钱捐的监生以事求见,则立即坐在衙门大堂,召他们进来,睁着愤怒的眼晴大骂着说:“驮着钱的骡子有什么要说的?”或者命令衙役摘掉他们的冠帽,踩在脚下,或者敲打他们头部刺击他们面部,然后赶出云。一时间豪绅富人都很害怕,而贫苦人民得以存活下去的很多。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238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核工记文言文阅读题

    核工记文言文阅读题   阅读《核工记》一文(有删改),回答文后问题。   余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   全核向背①皆山。山坳插一城,雉②历历可数。城巅③具层楼,楼门洞敞…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99
  • 《明史》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明史》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许文岐,字我西,仁和人。祖子良,巡抚贵州右佥都御史。父联枢,广西左参政。文岐,崇祯七…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32
  • 三年除夜――白居易诗词全集

    三年除夜 [唐] 白居易 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 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 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 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 七十期渐近,万缘心已忘。 不唯少欢乐,兼亦无悲伤。…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73
  • 舟夜书所见的翻译赏析

      《舟夜书所见》作者是清朝文学家查慎行。其古诗全文如下: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前言】   《舟夜书所见》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人通过对自…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6
  •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春岸绿时连梦泽,夕波红处近长安。”这两句是说,傍晚时分登上岳阳楼,但见春水上涨,岸边绿草如茵,广阔的洞庭湖,连着云梦泽,一望无际;望西北方向,夕阳西下,晚…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5
  • 马说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马说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1.本文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____代_________家。其散文尤为著名,有________________的美誉。后世称其为_…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