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中令赵高恃恩专恣,以私怨诛杀人众多”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郎中令赵高恃恩专恣,以私怨诛杀人众多;恐大臣入朝奏事言之,乃说二世曰:“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也。且陛下富于春秋,未必尽通诸事,今坐朝廷,谴举有不当者,则见短于大臣,非所以示神明于天下也。陛下不如深拱禁.中.,与臣及侍中习法者待事,事来有以揆之。如此,则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称圣主矣。”二世用其计,乃不坐朝廷见大臣,常居禁中。赵高侍中用事,事皆决于赵高。
是时,盗贼益多,而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无已。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进谏曰:“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事苦赋税大也。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戍转。”二世曰:“今朕即位,二年之间,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无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下去疾、斯、劫吏,案责他罪。去疾、劫自杀;独李斯就狱。二世以属赵高治之,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赵高治斯,榜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
赵高使其客十余辈诈为御史、谒者、侍中,更往复讯斯,斯更以其实对,辄使人复榜之。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遂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二世乃以赵高为丞相,事无大小皆决焉。
初,赵高欲专秦权,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莫敢言其过。高前数言“关东盗无能为也”,及项羽虏王离等,而章邯等军数败,上书请益助。自关以东,大抵尽畔秦吏,应诸侯,诸侯咸率其众西乡。八月,沛公将数万人攻武关,屠之。高恐二世怒,诛及其身,乃谢病,不朝见。
(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八》,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事/苦赋税大也
B.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事苦/赋税大也
C.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事/苦赋税大也
D.关东群盗并起/秦发兵诛击/所杀亡甚众/然犹不止/盗多/皆以戍漕事苦/赋税大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郎中令,是皇帝的侍从护卫官,主要掌管宫殿门户等,属于九卿之一。虽然级别不算很高,但是多为皇帝的亲信之人担任。
B.禁中,即宫禁。是指皇帝、后妃等居住的地方。因宫中禁卫森严,臣下不得任意出入,故称宫禁。
C.关中,指秦岭北麓渭河冲积平原一带,因为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所以取四关之中之意。
D.戍漕,是指陆路运输军需物资。古代军需物资运输以水路运输为主,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路运输。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3分)
A.赵高专权横行,以私怨杀人。他害怕大臣们揭发他,就哄骗秦二世深居宫禁,不亲自处理朝政。而赵高自己独掌大权,事事都由他来决定。
B.赵高排除异己,手段残忍。冯去疾、李斯等进谏皇帝,恳请暂时停止修建阿房宫,减少兵役、运输等徭役,赵高假托皇帝命令逼死冯去疾等,又不停地折磨李斯。C.赵高阴险狡诈,指鹿为马。迎合他说是马的人没事,那些明说是鹿的人却被他暗中借法令陷害。此后群臣都畏惧赵高,没有人敢谈他的过错。
D.赵高麻痹皇帝,专唱喜歌。他以前曾多次说关东的盗贼成不了大事,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项羽俘获了王离等人,而朝廷的军队也多次被打败。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赵高治斯,榜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5分) 
(2)自关以东,大抵尽畔秦吏,应诸侯,诸侯咸率其众西乡。(5分) 

参考答案
4.D
5.D(戍漕,是指水路运输军需物资。)
6.B(原文只说冯去疾等人自杀而死,没有说是不是被赵高假托皇帝命令逼死的。)
7.(1)赵高惩治李斯,笞打他一千多下板子,李斯不堪忍受痛苦,自己含冤认罪。(“治”、“榜掠”、“不胜”、“诬服”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自函谷关以东,大体上全都背叛秦朝官吏,响应诸侯,诸侯也都各自统率部众向西进攻。(“畔”、“应”、“咸”、“西乡”各1分,句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郎中令赵高仰仗着受皇帝恩宠而专权横行,因为他私人的恩怨杀害了很多人,因此恐怕大臣们到朝廷奏事时揭发他,就劝二世说:“天子之所以尊贵,不过是因为群臣只能听到他的声音,而不能见到他的容颜罢了。况且陛下还很年轻,未必对件件事情都熟悉,现在坐在朝廷上听群臣奏报政务,若有赏罚不当之处,就会把自己的短处暴露给大臣们,这样就不能向天下人显示圣明了。所以陛下不如拱手深居宫禁之中,让我和熟习法令规章的侍中们等待事务奏报,事务报上来再研究处理。这样,大臣们就不敢奏报疑难的事情,天下便都称颂您为圣明的君主了。”二世采纳了他的建议,不再坐朝接见大臣,常常住在深宫之中。赵高侍奉宫中,独掌大权,事事都由他来决定。
此时,盗贼日益增多,而朝廷不停地征发关中士兵去东方攻打盗贼,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为此进谏说:“关东群盗同时起事,秦朝发兵进剿,诛杀的人非常多,但仍然不能止息。盗贼之所以多,都是由于水路运输军需物资等事劳作困苦不堪,赋税太重。恳请暂时停止修建阿房宫,减少或免除四方戌守边防的兵役、运输等徭役。”二世说:“如今朕即位,两年的时间里,盗贼便蜂拥而起,你们不能加以禁止,又想要废弃先帝创立的事业,这样上不能报答先帝,下不能为朕尽忠效力,你们凭什么占据着自己的官位呢!”于是就将冯去疾、李斯、冯劫交给司法官吏,审讯责罚他们的其他罪过。冯去疾、冯劫自杀了,只有李斯被下至狱中。二世即交给赵高处理,查究李斯与儿子李由进行谋反的情况,将他们的家族、宾客全都逮捕了。赵高惩治李斯,笞打他一千多下板子,李斯不堪忍受痛苦,自己含冤认罪。
赵高派他的门客十多人假充御史、谒者、侍中,轮番审讯李斯,李斯则翻供以实情对答,于是赵高就让人再次拷打他。后来二世派人去验证李斯的供词,李斯以为还与以前一样,便终究不敢更改口供,在供词上承认了自己的罪状。于是叛处李斯五刑,在咸阳街市上腰斩。李斯走出监狱时,与他的次子一同被押解,李斯便回头对次子说:“我真想和你重牵黄狗,共同出上蔡东门去追逐狡兔,但哪里还能办得到哇!”于是父子二人相对痛哭。李斯三族的人也都被诛杀了。二世便任命赵高为丞相,事无巨细全由赵高决定。
当初,赵高想独揽大权,但又担心群臣不服,便先进行试验,牵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马啊。”二世笑道:“丞相错了吧,怎么把鹿叫作马?”就询问侍立左右的大臣们,群臣有的沉默不语,有的说是马以迎合赵高,有的则说是鹿。赵高于是暗中借法令陷害那些明说是鹿的人。此后群臣都畏惧赵高,没有人敢谈他的过错。赵高以前曾多次说“关东的盗贼成不了大事”,待到项羽俘获王离等人,而章邯等人的军队也多次被打败,上书请求增兵援助。自函谷关以东,大体上全都背叛秦朝官吏,响应诸侯,诸侯也都各自统率部众向西进攻。八月,刘邦率几万人攻打武关,屠灭了全城。赵高恐怕二世为此发怒,招致杀身之祸,就托病不出,不再朝见二世。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243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新五代史张敬达传》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张敬达,字志通,代州人也,小字生铁。少以骑射事唐庄宗为厅直军使。明宗时,为河东马步军都指挥使,领钦州刺史,累迁彰国、大同军节度使,徙镇武信、晋昌。   清泰二年,契…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33
  • 高中语文文言文表示特殊作用的固定句式

    高中语文文言文表示特殊作用的固定句式   在文言句式里,虚词的连用不是为了表明一种语气,而是代表着一种特殊作用,这种固定形式也比较常见。   1.表比较作用。常见有孰与无如何于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31
  • 唐诗喜见外弟又言别意思原文翻译-赏析-作者李益

    作者:李益 朝代:〔唐代〕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喜见外弟又言别译文及注释 喜见外弟又言别译文 在…

    古诗文 2023年2月25日
    28
  •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文言文阅读(11分)   晋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之,曰:“吾将与楚人战,彼众我寡,为之奈何?”舅犯曰:“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38
  • 《易传·彖传上·噬嗑》 文言文及释义

    《易传·彖传上·噬嗑》 文言文及释义   作者:佚名   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   译文   腮中含物,叫做噬…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6
  • “韦伦,系本京兆”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韦伦,系本京兆。父光乘,在开元、天宝间为朔方节度使。 伦以荫调蓝田尉,干力勤济。杨国忠署为铸钱内作使判官。国忠多发州县齐人令鼓铸,督非所习,虽篓失苛严,愈无功。伦请准直募匠,代无聊…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