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书•樊逊传》“樊逊,字孝谦”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樊逊,字孝谦。河东北猗人也。逊少学,常为兄仲优饶。既而自责曰:“名为人弟,独受安逸,可不愧于心乎?”欲同勤事业。母冯氏谓之曰:“汝欲谨小行耶?”逊感母言,遂专心典籍,恒书壁作“见贤思齐”四字,以自劝勉。属本州岛沦陷,寓居邺中,为临漳小史。县令裴鉴莅官清苦,致白雀等瑞,逊上《清德颂》十首。鉴大加赏重,擢为主簿,仍荐之于右仆射崔暹,与辽东李广、渤海封孝琰等为暹宾客。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逊曰:“家无荫第,不敢当此。”天保元年,本州岛复召举秀才。五年正月,制诏问求才审官,逊对曰:“今日公卿,抑亦天授,与之为治,何欲不从。高悬王爵,唯能是与。无令桓谭非谶,官止于郡丞;赵壹负才,位终于计掾。则天下宅心,幽明知感,真人去而复归,从此而言,可以无愧。”又问刑罚宽猛,逊对曰:“伏惟陛下,昧旦坐朝,留心政术,明罚以纠诸侯,申恩以孩百姓。王者之治,务先礼乐,如有未从,刑书乃用,宽猛兼设,水火俱陈,则天下自治,大道公行。”七年,诏令校定□书,逊等十一人同被尚书召共刊定。时秘府书籍纰缪者多,逊乃议曰:“按汉中垒校尉刘向受诏校书,每一书竟,表上,辄言:臣向书、太史公书、太常博士书、中外书合若干本以相比校,然后杀青。向之故事,见存府合,即欲刊定,必藉众本。邢子才、魏收等并不是多书之家,请牒借本参校得失。”凡得别本三千余卷,《五经》诸史。殆无遗阙。八年,诏尚书开东西二省官选,所司策问,逊为当时第一。
    (节选自《北齐书•樊逊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B.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C.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D后崔暹大会/宾客大司马襄城王元旭时亦在坐/论欲命府僚/暹指逊曰/此人学富/才高佳行参军也/旭目之曰/岂能就耶

    5.下列对文中加点同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掾”原为佐助之意,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通称,如“掾曹,掾史,掾属。“计掾”是古代州郡的计吏。
    B.“陛”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转达臣子进言意愿的侍者,后发展为帝王的谦称。
    C.“表”是给呈帝的奏承,与之相关的词语“表函”是上呈天子的函件,“表奏”是表文奏章,“表草”楚表文草稿。
    D.古代制作竹简,先用火烤,使其冒出水分,这个程序叫“杀青”,也叫“汗青”。选文中“杀青”指书籍定稿。

    6.下列对原文有关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樊逊有责任心,读书勤勉,他不想安逸地受人照顾,愿与兄长一同致力家业;在母亲开导下,他又全力研读典籍,并常在墙上题字以自勉。
    B.樊逊颇有文才,能把握时机,在担任临漳小史时,他钦佩县令为官清廉,就作了十首《清德颂》,受到县令的赏识,被提拔为主簿。
    C.樊逊善于策对,治国有见地,他认为国家应该重用有才德的人,不要埋没人才;他认为王者之道应以礼乐为先,后用刑罚,恩威并施。
    D.樊逊能以史为鉴,处事有方,他在主持校定群书时,借鉴汉代刘向的做法,搜集种不同版本的书籍对照校定,最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昧旦坐朝,留心政术,明罚以纠诸侯,申恩以孩百姓。(5分)
    (2)凡得别本三千余卷,《五经》诸史,殆无遗阙。(5分)

参考答案
4.C
 5.B(陛下不是帝王的谦称,而是对帝王的尊称)
 6.D(原文没有“出色地完成了任务”的依据。)
 7(1)专注政治方略,严明刑罚来督察诸侯,重申恩德来抚爱百姓。(5分。“纠”“申”“孩”各1分,句意2分)
    (2)总共得到三千多卷不同的版本,《五经》和各种史书,几乎没有缺遗漏缺失的。(5分。“凡”“殆”“阙”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樊逊,字孝谦。河东北猗氏人。樊逊自小读书,常常受到兄长樊仲照顾。不久他自责地说:“我名义上是弟弟,难道接受安逸,能不感到惭愧吗?”想要与兄长一同致力家业。母亲冯氏对他说到:“你想要做小事吗?”他有感于母亲的话,于是一心钻研典籍,常在墙上书写“见贤思齐”四字,用来勉励自己。恰逢本州沦陷,寄居邺中,担任临漳小史。县令裴鉴为官清廉勤苦,所以出现了白雀等祥瑞之兆,樊逊写了十首《清德颂》呈上,裴鉴非常欣赏推重,提拔他做了主簿,并将他推荐给右仆射崔暹,成了崔暹的宾客。后来崔暹聚集宾客,大司马元旭当时也在座,讨论想要任命府僚一事。崔暹指着樊逊说:“这个人学富才高,是最好的行参军的人选。”元旭看着樊逊说:“能否屈就吗?”樊逊答道:“我家不是名门,可不敢担任这样的重任。”天保元年,本州又征召举荐樊逊为秀才。天宝五年正月,皇上下诏书征问选拔贤才考察官吏之策,樊逊对答说:“今天的王公卿相,也许是上天授命,让他们去治理,他们有什么不顺从的。高官显职,只能授给才能出众的人。不要让反对谶术的桓谭,职位只做到郡丞;身负奇才的赵壹,最终仅为计掾。那么就会天下归心,贤愚知恩感德,品行端正的人离开又返回,由此说来,皇上可以问心无愧。”皇帝又问刑罚的宽严,他对答到:“皇帝您,天亮上朝,专注政治方略,严明刑罚来督察诸侯,重申恩德来抚爱百姓。英明君王的政治,一定要以礼乐教化为先,如果还有不顺从的,才用刑法条文,宽严并施,急缓并用,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安治,大道得以施行。”七年,皇帝下令让他校定群书,樊逊等十一人受尚书调遣一同参加校定。当时秘府中的书籍错误很多,樊逊就建议说:“据说,汉中垒校尉刘向奉命校定典籍,完成每本书的校对,就上表章说:‘臣刘向的藏书,太史公的书,以及内外的书籍收集起来,将多个版本相互比照校对,这样后再定稿。’刘向的这些旧事,现在保存在府阁,假如要刊定群书,就一定得借助更多的版本。邢子才、魏收等都是藏书极多的人,请下令借来各种版本以参校正误。”总共得到三千多卷不同的版本,《五经》和各种史书,几乎没有遗漏缺失的。八年,皇上下令尚书为东西二省选拔官员,主管官吏考策问,樊逊是当时第一。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252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定之方中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升彼虚矣,以望楚矣。望楚与堂,景山与京。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焉…

    古诗文 2020年3月19日
    739
  • 描写秋天美景的古诗词名句

      秋天,你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你比春天更富有绚丽的色彩。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描写秋天美景的古诗词名句,欢迎大家阅读!   1、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李峤《风》   2、…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0
  • 《冯晖,魏州人也》原文及译文赏析

      冯晖,魏州人也。为效节军卒,以功迁队长。董璋反东川,晖从晋高祖讨璋,军至剑门,剑门兵守,不得入,晖从佗道出其左,击蜀守兵殆尽。会晋高祖班师,拜晖澶州刺史。   天福中,范延光反…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41
  •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翻译赏析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这两句大意是:杭州的夜景十分迷人,城中是万家灯火,西湖中无数游船也是灯火闪烁,宛若一道明亮的星河。 诗句以城中的万家灯火和湖上的万船灯火来表现杭州…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4
  • 杜鹃啼血不如归去——浅析古典诗歌中的杜鹃

    杜鹃啼血不如归去 ——浅析古典诗歌中的杜鹃   【诗歌回放】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   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2
  • 出师表_出师表原文及翻译_出师表视频解读赏析

    诸葛亮的《出师表》原文及翻译,《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在北伐中原之前给后主刘禅上书的表文,阐述了北伐的必要性以及对后主刘禅治国寄予的期望,言辞恳切,写出了诸葛亮的一片忠诚…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