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这两句反映了诗人闲适的情趣——水中的圆荷长出了细小的叶子,田里的细麦落掉了轻花。写晚春时节的田间景色十分形象、逼真、细腻。

出自杜甫《为农》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
远惭勾漏令,不得问丹砂。

注释
⑴锦里:即指成都。成都号称“锦官城”,故曰锦里。烟尘:古人多用作战火的代名词。如高适诗“汉家烟尘在东北”。这时遍地干戈,惟成都尚无战事,故曰烟尘外。
⑵从兹老:杜甫经过长期流浪,在政治上又碰了多次的壁,故有终老之意。
⑶赊:远也。国:指长安。杜甫始终不能忘怀国事,即此可见。
⑷勾漏令:指晋葛洪。洪年老欲炼丹以求长寿,闻交趾出丹砂,因求为勾漏令,帝以洪资高,不许。洪曰:非欲为荣,以有丹耳。帝从之(见《晋书·葛洪传》)。杜甫自言不能如葛洪一样弃世求仙,所以说懒。其实是一种姑妄言之的戏词。

赏析
《为农》是杜甫经过长期流浪后开始安居成都草堂时所作之诗,表达了作者想告老为农求道的生活愿望,但他终不忘国事。其实这是作者无奈的自嘲罢了。《为农》是一首五律,是诗人在成都过着相对稳定生活时的作品。
这是杜甫开始卜居成都草堂时所作。当时,天下大乱,而“锦里”(即锦官城成都)不在乱中,故说“烟尘外”。“江村八九家”,是作者身之所在,是个寥落的江村。颔联“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写景,眼前的圆荷小叶,细麦轻花是在居处周围所见,为下文作铺垫。后面四句,表现为国设想渐远渐荒唐,也渐使人明白:那不过是一种极其无奈的自嘲。杜甫不会真下决心“为农”而“从兹老”,更不会下决心追随葛洪故事去学炼丹砂。这是愤世之言,不可坐实。从“去国赊”可见杜甫始终不能忘怀国事。
此诗是杜甫生活史上一个转变的标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332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夜泊水村》翻译赏析

      《夜泊水村》作者为宋代文学家陆游。其古诗全文如下: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记取江…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104
  • 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的知识点复习

    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烛之武退秦师的知识点复习   一、重点词语解释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己(为:做)   2、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代对人的尊称)   3、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6
  • “王审琦字仲宝,其先辽西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王审琦字仲宝,其先辽西人,后徙家洛阳。汉乾祐初,隶周祖帐下,性纯谨,甚亲任之。从平李守贞,以功署厅直左番副将。广顺中,从世宗征刘崇,力战有功,迁东西班都虞候,改铁骑都虞候,转本军右…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37
  • 一国尽紫服

    文言文   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甚贵,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ldquo…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71
  • 《投笔从戎》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笔从戎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家贫,常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55
  • 陋室铭阅读及答案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译文: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灵验了。 在,在于。 名,动词,出名。 灵,灵验,神奇。 (2)斯…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18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