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这两句写的是早秋时节山居所见的景象——窗前大树遮阴,平时很少见到阳光,现在,树叶凋落,阳光即临窗射进;池水因满而不流动,所以听不到水声。观察入微,写景逼真、细腻,语虽平淡,韵味颇足,对仗亦工。

出自温庭筠《早秋山居》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树凋:树叶凋谢。

译文
近靠山边觉得寒气来得特别早,晴空下的草堂笼罩着一片霜气。树叶凋零了,窗边还有阳光照着;池塘满了,水依然没有声音。树上的果实成熟落下,叶子也干枯了,因此看见猿猴在林中走过,也听得见鹿行的声音。弹着素琴心情恬淡平静,到夜里只有潺潺清泉声相伴。

赏析
《早秋山居》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所作的五言律诗。此诗是借对山居气候景物的描写,反映诗人恬澹自适的心境。全诗主观情志和客观景物有机地融为一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此诗是借对山居气候景物的描写,反映诗人恬澹自适的心境,而以早秋为一篇着色重点。

秋天刚到,山家便觉爽气袭人。报晴的霜讯,也从每天凌晨得知,这就是“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的山居气候特征。首联以早寒和霜晴写山居早秋的生活感觉,有空中作画之妙。
颔联拈出“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人们常见的景物,写成妙手偶得的佳句,可见诗人静观事物,善于摄取的艺术本领。即歌德所说:“诗人的本领,在于他有足够的智慧,能从惯见的事物中看出引人入胜的侧面。”(《歌德对话录》)前半两联是对山居早秋特有的气候和景物作了客观描写,为下面两联的主观反应作铺衬。交代了气候和景物的变迁,
颈联便就眼前户外闻见的动物行动作出主观的判断。“果落”、“ 叶干”都是秋天山中的实景,而从果落可推见到猿过,叶干闻知鹿行,可见这儿山深人少,猿鹿才会从容大胆地昼夜出来觅食,山居环境的寥落寂静,便可了然。用的正是前人“鸟鸣山更幽”的以动衬静的写作手法。由此引发居静自乐的闲适心情。
尾联抒写在如此幽静绝尘的山林里,诗人手弄素琴,随着琴曲的旋律,满怀的私心杂念完全平静下来,这时透明的心境,伴随户外夜泉的清音,进入一种纯净空明的理想境界,深深领略到早秋山居清心旷怀的恬泊情趣。主观情志和客观自然融为一体,不但净化了诗人的心灵,同时也使读者接受一次山水自然的陶冶。[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351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水调歌头 张惠言

             春日赋示杨生子掞(其三)     &nbs…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02
  • 锡饧不辨文言文翻译

    锡饧不辨文言文翻译   锡饧不辨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xī táng bú biàn,出自《冷庐医话》。最早是说当时的庸医理解古方锡和饧都分不清楚,轻则影响医疗效果,重则伤及性命,…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116
  • 《观第五泄记》文言文思考练习及答案

    《观第五泄记》文言文思考练习及答案   从山门②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 疾趋,度石罅,瀑见。石青削③,不容寸肤④,三面皆郛⑤立。瀑行青壁间,撼山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74
  • 陆游――文章

      文章   宋代:陆游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粹然无疵瑕,岂复须人为?   君看古彝器,巧拙两无施。   汉最近先秦,固已殊淳漓。   胡部何为者,豪竹杂哀丝。   …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100
  • 《孔门师徒各言志》文言文及翻译

    《孔门师徒各言志》文言文及翻译   《孔门师徒各言志》选自《论语》,下面是《孔门师徒各言志》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颜渊、季路伺。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189
  •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储光羲《江南曲》全诗翻译赏析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    [译文]  落花像是明白我的心意,追随我们的小舟飘飘荡荡。    [出典]  储光羲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78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