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这两句写的是惊飞的孤雁飞经长安上空的情景——清冷的月光映照着宫中高耸的金铜仙人,空中飘过孤雁独飞的身影;失宠者幽居的长门宫,灯光暗淡,传来数声孤雁的哀鸣,更显出冷寂和孤孑。以汉喻唐,通过这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征图,反映出那个衰颓时代悲凉的气氛,月明灯暗,影孤啼哀,境界冷漠。使人感到居住在深宫中的皇帝,不但无力、也无意拯救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诗句含蓄隐晦,隐含着讽意和不满。

出自杜牧《早雁》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乡菰米岸莓苔。

【注】①仙掌:皇宫求仙时以铜铸人托盘承露的一种设施。
②长门:汉代宫殿之名,这里指朝廷。③菰(gū):草本植物,果实可食用。

译文1:
     八月边地回鹘士兵拉弓射箭,雁群为之惊飞四散哀鸣连连。
     月明之夜孤雁掠过承露仙掌,哀鸣声传到昏暗的长门宫前。
     应该知道北方正当烽烟四起,再也不能随着春风回归家园。
     请莫嫌弃潇湘一带人烟稀少,水边的菰米绿苔可免受饥寒。

译文2:
    中秋时节金河胡虏弓弦拉开,早雁惊飞四散云外叫声凄哀。仙人掌边月明时孤影掠过,长门宫内暗处几声传来。要知胡骑仍在纷扰,岂随春风一一回归?请不要厌弃南国潇湘人烟稀少地,那里水中多菰米岸边也长着莓苔。

赏析
《早雁》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八月,北方回鹘族乌介可汗率兵南侵,引起边民纷纷逃亡。杜牧时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闻此而忧之,因写下此诗。
此诗采用比兴象征手法,借雁抒怀,以惊飞四散的鸿雁比喻流离失所的人民,对他们有家而不能归的悲惨处境寄予深切的同情;又借汉言唐,对当权统治者昏庸腐败,不能守边安民进行讽刺。全诗通篇无一语批评执政者,但在秋天就设想次年春天胡骑还在,则朝廷无力安边之意自明。风格婉曲细腻,清丽含蓄,为杜牧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此诗通篇为咏物体。首联想象鸿雁遭射四散的情景。这两句生动地展现出一幅边塞惊雁的活动图景:仲秋塞外,广漠无边,正在云霄展翅翱翔的雁群忽然遭到胡骑的袭射,立时惊飞四散,发出凄厉的哀鸣。“惊飞四散哀”五个字,从情态、动作到声音,写出一时间连续发生的情景,层次分明而又贯串一气,是非常真切凝炼的动态描写。
     颔联续写“惊飞四散”的征雁飞经都城长安上空的情景。汉代建章宫有金铜仙人舒掌托承露盘,“仙掌”指此。清凉的月色映照着宫中孤耸的仙掌,这景象已在静谧中显出几分冷寂;在这静寂的画面上又飘过孤雁缥缈的身影,就更显出境界之清寥和雁影之孤孑。失宠者幽居的长门宫,灯光黯淡,本就充满悲愁凄冷的气氛,在这种氛围中传来几声失群孤雁的哀鸣,就更显出境界的孤寂与雁鸣的悲凉。“孤影过”、“数声来”,一绘影,一写声,都与上联“惊飞四散”相应,写的是失群离散、形单影只之雁。两句在情景的描写、气氛的烘染方面,极细腻而传神。透过这幅清冷孤寂的孤雁南征图,可以隐约感受到那个衰颓时代悲凉的气氛。诗人特意使惊飞四散的征雁出现在长安宫阙的上空,似乎还隐寓着微婉的讽慨。它让人感到,居住在深宫中的皇帝,不但无力、而且也无意拯救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月明灯暗,影孤啼哀,整个境界,正透出一种无言的冷漠。
     颈联又由征雁南飞遥想到它们的北归。大雁秋来春返,故有“逐春风”而回的设想,但这里的“春风”似乎还兼有某种比兴象征意义。据《资治通鉴》载,回鹘侵扰边地时,唐朝廷“诏发陈、许、徐、汝、襄阳等兵屯太原及振武、天德,俟来春驱逐回鹘”。问题是:朝廷上的“春风”究竟能不能将流离异地的征雁吹送回北方呢?大雁还在南征的途中,诗人却已想到它们的北返;正在哀怜它们的惊飞离散,却已想到它们异日的无家可归。这是对流离失所的边地人民无微不至的关切。“须知”、“岂逐”,更像是面对边地流民深情嘱咐的口吻。两句一意贯串,语调轻柔,情致深婉。这种深切的同情,正与上联透露的无言的冷漠形成鲜明的对照。
     流离失所、欲归不得的征雁,它们的归宿是:“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相传雁飞不过衡阳,所以这里想象它们在潇湘一带停歇下来。诗人深情地劝慰南飞的征雁不妨暂时安居潇湘一带。诗人在无可奈何中发出的劝慰与嘱咐,更深一层地表现了对流亡者的深情体贴。由南征而想到北返,这是一层曲折;由北返无家可归想到不如在南方寻找归宿,这又是一层曲折。通过层层曲折转跌,诗人对边地人民的深情系念也就表达得愈加充分和深入。“莫厌”二字,耽心南来的征雁也许不习惯潇湘的空旷孤寂,显得蕴藉深厚,体贴备至。
     这是一首托物寓慨的诗。通篇采用比兴象征手法,表面上似乎句句写雁,实际上,它句句写时事,句句写人。风格婉曲细腻,清丽含蓄。而这种深婉细腻又与轻快流走的格调和谐地统一在一起,在以豪宕俊爽为主要特色的杜牧诗中,是别开生面之作。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361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中考文言文记稻鼠翻译

    中考文言文记稻鼠翻译   原文:乾符己亥岁,震泽之东曰吴兴,自三月不雨,至於七月。当时污坳沮洳者埃壒尘勃①,棹楫支派者入,屝屦②无所污。农民转远流渐稻本,昼夜如乳赤子,欠欠然救渴不…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7
  • 《明史·李善长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李善长,字百室,定远人。少读书,有智计,习法家言,策事多中。太祖知其为里中长者,礼之,留掌书记。尝从容问曰:“四方战斗何时定乎?”对曰:“秦乱,…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63
  • 文言文练习:《资治通鉴》卷第十五

    文言文练习:《资治通鉴》卷第十五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上辇过郎署,问郎署长冯唐曰:父家安在?对曰:臣大父赵人,父徙代。上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

    古诗文 2022年11月28日
    48
  • 《玉楼春》翻译赏析

      【作者】元好问,金末元初文学家。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是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文坛盟主,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0
  • 杨柳枝御柳如丝映九重翻译赏析

      《杨柳枝·御柳如丝映九重》作者为唐朝诗人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前言】   《杨柳枝·御柳如…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96
  •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翻译赏析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译文]   回头一笑就生出千娇百媚,六宫妃嫔都显得黯然失色。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4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