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这两句是形容总持寺阁之高——从阁中向外观望,秦岭显得低矮,渭水也显得很小。“低”、“小”二字用得很巧,使俯瞰之景,十分美妙。
出自岑参《登总持阁》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
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注释】
⑴总持阁:在长安城永阳坊、和平坊西半部大总持寺。总持寺,隋代所建,位于长安城西南隅永阳坊西半部,原名大禅定寺。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名总持寺。
⑵诸天:天空。
⑶井树:井边之树。
⑷渭川:渭水。
⑸金仙:用金色涂抹的佛像。
 槛外:长廊旁的栏杆外边。
渭川:渭水。

【参考译文】
总持阁高峻直逼云天,登上楼阁好像靠近日边。晴天俯视,万井之树尽收眼底,五陵烟雾迷茫动人愁思。凭靠栏杆,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早知佛教教清净之理,希望经常侍奉佛像。

赏析
这首诗,穷极笔力,描写总持阁的雄伟高峻。诗里的高阁是总持寺里的建筑,因为它实在是太高了,所以被岑参写在了诗里。诗的逻辑依然是先写景色然后在结尾处加上个人感谓。一、二句以夸张手法来表现总持寺阁高耸入云的势态,中间四句写在阁上远眺的所见。全诗很好理解,就是写一座高阁,只是在最后点出了这座高阁的作用,是出家人用来修行的佛家建筑。这个结尾内涵还是很多的,不但说明了总持阁的作用,地理位置,还概括了它的环境特点,即清净高远。

写这座高阁的高,诗人用了眺望的视角来写,主要用到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还加入比喻,对比这样常见的修辞来增加效果。“逼诸天”、“近日边”,这是夸张和比喻,“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也是夸张,但是在意义上有一种递进,使高阁的形象更具体。“低秦岭”、“小渭川”有夸张地成分但也有对比,拿这样的秦岭渭河来突出总持阁之高。其实在最后的结尾诗人的态度里也有夸张的意思,他当然不会真的为了一座高阁而出家,这里只不过是为了进一步说明这座佛寺古阁的环境清雅视野开阔罢了。全诗其实很有李白式的浪漫,李白的诗句里就常用到夸张的修辞。也就是因为岑参在诗里这样淋漓尽致得专写总持阁之高,所以使作品在整体上有了一种很突出的气势,这样的处理方法在他的诗作里是常见的,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岑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的特色。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370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朗读的指导与测试分享

    文言文朗读的指导与测试分享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要求,文言课文要“能顺畅的朗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加强文言文朗读的指导与测试,是很有必要的。   心理指…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53
  •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试题阅读答案附原文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 [  清]  刘大櫆 许君讳曾裕,一字南湖,桐城人也。君少卓荦有大志,年莆六龄,值母病笃,即知长跪祖庙之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45
  • 彭元逊《解珮环·寻梅不见》

    彭元逊 寻梅不见 江空不渡,恨蘼芜杜若,零落无数。远道荒寒,婉娩流年,望望美人迟暮。风烟雨雪阴晴晚,更何须春风千树。尽孤城、落木萧萧,日夜江声流去。 日晏山深闻笛,恐他年流落,与子…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63
  • 《元史·张雄飞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元史·张雄飞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原文:   张雄飞,字鹏举,琅琊临沂人。至元二年,廉希宪荐之于世祖,召见,陈当世之务,世祖大说。授同知平阳路转运司事,搜挟蠹弊,悉除之。帝问…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46
  • 满船清梦压星河,10首写船的诗词,人生漂泊的意义各不相同

    〖一〗 速度之舟 01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公元759年,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接到赦免…

    2022年11月21日
    445
  • 船板床

    朝代:明代 作者:李梦阳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船板胡在兹,而我寝其上。情知非江湖,梦寐亦风浪。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52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