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这两句是形容总持寺阁之高——从阁中向外观望,秦岭显得低矮,渭水也显得很小。“低”、“小”二字用得很巧,使俯瞰之景,十分美妙。
出自岑参《登总持阁》
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
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
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
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

【注释】
⑴总持阁:在长安城永阳坊、和平坊西半部大总持寺。总持寺,隋代所建,位于长安城西南隅永阳坊西半部,原名大禅定寺。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名总持寺。
⑵诸天:天空。
⑶井树:井边之树。
⑷渭川:渭水。
⑸金仙:用金色涂抹的佛像。
 槛外:长廊旁的栏杆外边。
渭川:渭水。

【参考译文】
总持阁高峻直逼云天,登上楼阁好像靠近日边。晴天俯视,万井之树尽收眼底,五陵烟雾迷茫动人愁思。凭靠栏杆,看那秦岭低矮;站在窗边,看那渭水细小。早知佛教教清净之理,希望经常侍奉佛像。

赏析
这首诗,穷极笔力,描写总持阁的雄伟高峻。诗里的高阁是总持寺里的建筑,因为它实在是太高了,所以被岑参写在了诗里。诗的逻辑依然是先写景色然后在结尾处加上个人感谓。一、二句以夸张手法来表现总持寺阁高耸入云的势态,中间四句写在阁上远眺的所见。全诗很好理解,就是写一座高阁,只是在最后点出了这座高阁的作用,是出家人用来修行的佛家建筑。这个结尾内涵还是很多的,不但说明了总持阁的作用,地理位置,还概括了它的环境特点,即清净高远。

写这座高阁的高,诗人用了眺望的视角来写,主要用到了夸张的修辞方法,还加入比喻,对比这样常见的修辞来增加效果。“逼诸天”、“近日边”,这是夸张和比喻,“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也是夸张,但是在意义上有一种递进,使高阁的形象更具体。“低秦岭”、“小渭川”有夸张地成分但也有对比,拿这样的秦岭渭河来突出总持阁之高。其实在最后的结尾诗人的态度里也有夸张的意思,他当然不会真的为了一座高阁而出家,这里只不过是为了进一步说明这座佛寺古阁的环境清雅视野开阔罢了。全诗其实很有李白式的浪漫,李白的诗句里就常用到夸张的修辞。也就是因为岑参在诗里这样淋漓尽致得专写总持阁之高,所以使作品在整体上有了一种很突出的气势,这样的处理方法在他的诗作里是常见的,这就是前人所说的岑参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的特色。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370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解析

    文言文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解析   (一)吴王欲伐荆,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有少孺子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再三。吴王曰:子来,何若沾衣如此!对曰:园中…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77
  • “边归谠,字安正,幽州蓟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边归谠,字安正,幽州蓟人。归谠弱冠以儒学名。后唐末,客游并、邠。晋祖镇太原,召置门下,表为河东节度推官、试秘书省校书郎,改太原府推官、试大理评事。   &nbs…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63
  • 高考文言文临场翻译的技巧

    高考文言文临场翻译的技巧   一、加。即加字法。在单音节词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双音节词或短语。   (一)单音节变双音节。如:   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项脊轩志》)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4
  •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解释: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82
  • 送文子转漕江东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陈亮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九重寤寐忆忠诚,故向长沙起贾生。魏阙丝纶新借宠,秦淮草木旧知名。已闻塞下销锋镝,正自胸中有甲兵。万幕从兹无减灶,笑看卧鼓旧边城。诏颁英…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632
  • 六盘山诗

    朝代:清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绕径寒云拂步生,巑岏青嶂压孤城。东连华岳三峰小,北拥萧关大漠平。山外烟霞闲隐见,世间尘土自虚盈。劳人至此深惆怅,樵唱悠悠何处声。

    古诗文 2020年3月10日
    69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