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的意思:游鱼潜沉在碧绿的水面之下, 翔鸟凌越于天际而飞起。这两句“潜”,在水底深游,表现游鱼畅游的神态;“薄”,迫近,表现翔鸟高飞蓝天。两个字表现天地高远,万物自由。

出自曹植《情诗·微阴翳阳景》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⑴微阴:浓黑的云。翳:遮蔽。阳景:太阳光。
⑵渌水:清澈的水。
⑶薄:靠近。
客行士:出门在外奔波的人,指征夫。徭役:在远地服役。
⑸晞:晒干。
⑹游者:指征夫。黍离:《诗经》篇名,中有“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行进迟缓,忧心不安貌)”等句。这里借《黍离》来寓出门在外,心怀忧怨之意。《式微》寓家人盼其早归之意。
⑺慷慨句:谓“游者”思归不得,“处者”劝归却不能使之归,都只好各自面对嘉宾感慨伤悲。
⑻内:心中。

参考译文
微微的阴霾遮蔽了天空的日影,
身侧的清风吹起我的衣襟。
游鱼潜沉在碧绿的水面之下,
翔鸟凌越于天际而飞起。
那渺远的客行之士,
苦于徭役而未卜归期;
启程之日,严霜冻结,
如今归来,白露已晞。
游子忧叹于《黍离》的诗篇,
隐者歌唱着《式微》的哀吟;
面对嘉宾,岂能失去慷慨的姿容,
凄然伤怀,把我的悲怆隐忍于心。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属于古体诗,开篇两句写景,薄云遮蔽了阳光,清风吹动着衣裳,景中含情。  
B.三、四句写鱼儿安然游于渌水之中,翔鸟自由地高飞云天,俯仰有致,意境开阔。  
C.七、八句借物象变化,既写出时间流逝,也表现了游子离乡与归家时不同的心情。  
D.九、十句所运用的典故,委婉含蓄地传达出“游子”和“处者”思亲盼归的情感。
2.“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运用了“以乐景写衷情”的手法,下列诗句运用了这一手法的一项是(3分)  
A.“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杜甫《绝句》)  
B.“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3.这首诗与曹操的《短歌行》都体现了建安文学“悲歌慷慨”的特点,它们表达的情感有哪些不同?(6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
4.在横线上填写作品原句。(6分)
曹植的《情诗》写道“清风吹我衣”。“风”是古诗文中的常用意象,如《论语·侍坐》用“        ,         ”来呈现理想的生活图景;陶渊明用在《归去来兮辞》中借“        ,        ”烘托归乡途中的轻快心情;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以“        ,        ”抒发亡国之痛。

参考答案
1.(3分)C      
2.(3分)A
3.(6分)答案要点:
《情诗》:抒发了游子行役不得归的思乡怀亲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身处乱离中的人们的深切同情;寄寓了曹植有志不得伸展的凄怆伤悲之感。
《短歌行》:①表达了时不我待的忧思;②对天下贤才能士的渴慕;③抒发了曹操欲结束战乱、一统天下的壮志豪情。
评分标准:《情诗》答出第一点得1分,后两点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共3分。《短歌行》答出一点得1分,共3分。
4.(6分)①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    ②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    ③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评分标准:《论语·侍坐》填对两句得1分,填对三句得2分;其它填对一句得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

赏析
这首诗造语自然精妙,音节流美铿锵,意象生动传神,触目所感,情与景会。诗中“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两句,色彩鲜明,境界开阔,用词精警,意象飞动,是历代读者激赏的名句。鱼、鸟形象的捕捉,渌水蓝天的空间幅度,鱼“潜”鸟“薄”静动映衬,在诗意的提炼上都达到了自然凑泊、了无痕迹的境界。鱼儿安然地潜游于渌水之中,鸟儿自由地翱翔于九霄之外,安然无惊、自由畅朗的图景,不但反衬出身不由己的役夫的可悲命运,同时也是作者处在动辄得咎的政治逆境身心备受压抑中对自由、解放的热切憧憬。“潜”、“薄”二字,最见作者炼字、炼意的用心。“潜”字属平声闭口韵,声音轻细,切合表现游鱼安然不惊的神态;“薄”字属入声,声音短促而有力,状翔鸟高飞蓝天的快意,神采顿见,其“飞飞摩苍天”的气势,如在眼前。这两个动词的妙用,充分显示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及其精湛准确的艺术表现力,堪称“诗眼”。尤为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句与尔后“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两句,平仄声律和谐妥贴,文字对仗工整自然,暗合了律诗粘对、对仗的规则,不但见出这位才思敏锐,才华富赡的诗人在斟音酌句上的努力,和他对提高诗歌艺术表现力的贡献,同时也透露出中国古典诗歌由古体向新体、近体诗演进的讯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391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卢挚――梅花引 和赵平原催梅 天下同文

      梅花引 和赵平原催梅 天下同文   元代:卢挚   绿华缥缈玉无痕。托清尘。拟招魂。放著篮与,懒倦到前村。笑抚高斋新树子,晚妆未,悠悠学梦云。竟日含情何所似,似佳人。望夫君。寒…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58
  • 伯牙善鼓琴文言文及答案

    伯牙善鼓琴文言文及答案   【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31
  • 折桂令中秋赏析

      《折桂令·中秋》作者为元朝文学家张养浩。其古诗全文如下: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39
  • 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意思翻译及赏析

    原文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崔曙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 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557
  •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满江红·中秋寄远   宋代: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43
  • 早朝――白居易诗词全集

    早朝 [唐] 白居易 鼓动出新昌,鸡鸣赴建章。 翩翩稳鞍马,楚楚健衣裳。 宫漏传残夜,城阴送早凉。 月堤槐露气,风烛桦烟香。 双阙龙相对,千宫雁一行。 汉庭方尚少,惭叹鬓如霜。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57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