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课后习题

送东阳马生序文言文课后习题

  阅读文言文,回答1—5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 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节选自《十则》)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1)腰:______

  (2)知:______

  2.翻译下列语句。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段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突出“余之勤且艰”的’求学经历;【乙】段则是典型的_________体,表述了孔子的为学之道。

  4.分别从【甲】【乙】两段中找出表述学习态度的句子,并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结合【甲】段内容,谈谈你对“见不贤而内自省”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腰:腰佩。

  (2)知:通“智”,聪明。

  2.(1)我却穿着破旧的衣服,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

  (2)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的体会、发现,可以凭(这一点)当老师了。

  3.对比 语录

  4.【甲】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示例:作者身处锦衣玉袍的富家子弟中,一点也不羡慕,不自惭形秽,因为他内心有精神的安慰和思想的寄托,反而能够更加勤奋的学习。这就是对自我的反省。(意近即可)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465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长辈新年祝福语诗句

    长辈新年祝福语诗句   除夕夜无眠,家家摆酒宴。年夜饭菜香,把把压岁钱。爆竹齐声响,旧符换新颜。今年已无恙,来年梦更圆。好福有好运,滚滚来财源。愿你除夕乐无边!下面是关于长辈新年祝…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37
  • 写云彩的诗句

    写云彩的诗句   云彩是古代用来预判天气的重要的工具。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写云彩的.诗句。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写云彩的诗句   1、山头触石应常在,天际从龙自不归。—…

    古诗文 2022年12月27日
    32
  • 何处难忘酒·长安喜气新古诗全文

      《何处难忘酒·长安喜气新》作者为唐朝诗人白居易。其古诗全文如下:   何处难忘酒,长安喜气新。初登高第后,乍作好官人。   省壁明张榜,朝衣稳称身。此时无一醆,争奈帝城春。  …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47
  • 和我年三首――白居易诗词全集

    和我年三首 [唐] 白居易 我年五十七,荣名得几许。 甲乙三道科,苏杭两州主。 才能本浅薄,心力虚劳苦。 可能随众人,终老于尘土?   我年五十七,归去诚已迟。 历官十五…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90
  • 中吕满庭芳牧原文及赏析

      【原文】   中吕·满庭芳·牧(闲中放牛)   赵显宏   闲中放牛,天连野草,水接平芜。   终朝饱玩江山秀,乐以忘忧。   青蒻笠西风渡口,绿蓑衣暮雨沧洲。   黄昏后,长…

    古诗文 2022年11月10日
    59
  • 班超字仲升文言文解释

    班超字仲升文言文解释   班超,字仲升,扶风郡平陵县人,是徐县县令班彪的小儿子。他为人很有志向,不拘小节,但内心孝敬恭谨,在家中每每从事辛勤劳苦的粗活,一点不感到难为情。班超很有口…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9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