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文言文阅读题

《宋史》文言文阅读题

  【甲】《曹刿论战》(选自《左传》)

  【乙】宗泽传(节选) 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泽自幼豪爽有大志,登元韦占六年进士第。廷对极陈时弊,考官恶其直,置末甲。

  调大名馆陶尉。吕惠卿帅廊延,檄泽与邑令视河埽,檄至,泽适丧长子,奉檄遽行。惠卿闻之,曰:“可谓国尔忘家者。”适朝廷大开御河.时方隆冬,役夫僵仆于道,中使督之急。泽日浚河细事,乃上书其帅曰:“时方凝寒,徒苦民而功未易集。少需之,至初春,可不扰而办。”卒用其言上闻,从之。

  靖康元年,中丞陈过庭等列荐,充和议使,泽曰:“是行不生还矣。”或问之。泽曰:“赦能悔过退师固善,否则安能屈节北庭以辱君命乎?”议者谓泽刚方不屈,恐害和议,上不遣,命知磁州。

  泽兵进至卫南,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转战而东,敌益生兵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出其不意,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暮徙其军。金入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 (选自《宋史》)

  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间:

  (2)何以战 以:

  (3)今日进退等死 等:

  2.翻译文中画横线语句。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2)敌能悔过退师固善,否则安能屈节北庭以辱君命乎?

  译文:

  3.下列语句中表现曹刿指挥谋略的有( ),表现宗泽热爱国家的有( )。 (只填序号)

  ①公将战,曹刿请见

  ②齐人三鼓。刿日:“可矣。”

  ③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④泽适丧长子,奉檄遽行

  ⑤议者谓泽刚方不屈,恐害和议

  ⑥是行不生还矣

  4.曹刿和宗泽亲临指挥,各自取得了战役的胜利。请分析这两次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有何异同。

  参考答案:

  1.(1)间:参与;(2)以:凭借;(3)等:同样。

  2.(1)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士气就消退了,第三次击鼓兵的士气就衰竭了。(2)敌人能醒悟而退兵当然好,不这样的话怎么能屈服于金人而辱君王的使命呢?

  3.②③ ④⑥

  4.相同点:指挥得当,以勇气获胜。不同点:曹刿抓住了有利的反击时机和追击时机;宗泽知己知彼,置之死地而后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468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扁鹊见蔡桓公》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扁鹊见蔡桓公》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扁鹊见蔡桓公   《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5
  • ●卷七十二 ◎书十一首

      【上梅直讲书】   某官执事。轼每读《诗》至《鸱?》,读《书》至《君?》,常窃悲周公之不遇。及观史,见孔子厄于陈、蔡之间,而弦歌之声不绝,颜渊、仲由之徒相与问答。夫子曰:&ld…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43
  •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rd…

    古诗文 2022年11月25日
    45
  • 描写祖国山水的古诗

      清晨入古寺,   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   但馀钟磬音。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34
  • “热恼渐知随念尽,清凉常愿与人同”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热恼渐知随念尽,清凉常愿与人同”这两句是说,天气太热,令人十分烦恼,好像连记忆都消失了;我多么希望有一个清凉世界,与普天下之人共同生活在那里。推己及人,境…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0
  • 县西郊秋寄赠马造――白居易诗词全集

    县西郊秋寄赠马造 [唐] 白居易 紫阁峰西清渭东,野烟深处夕阳中。 风荷老叶萧条绿,水蓼残花寂寞红。 我厌宦游君失意,可怜秋思两心同。   【注释】   风荷①老叶萧条绿?水蓼②残…

    古诗文 2022年10月6日
    7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