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原才》阅读理解

文言文《原才》阅读理解

  原才

  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所向而已。

  民之生,庸弱者戢戢(1)皆是也。有一、二贤且智者,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众焉。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众人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故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风俗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

  先王之治天下,使贤者皆当路在势,其风民也皆以义,故道一而俗同。世教既衰,所谓一、二人者不尽在位,彼其心之所向,势不能不腾(2)为口说而播为声气。而众人者,势不能不听命,而蒸(3)为习尚。于是乎徒党蔚起,而一时之人才出焉。有以仁义倡者,其徒党亦死仁义而不顾;有以功利倡者,其徒党亦死

  功利而不返。水流湿,火就燥,无感不雠(4),所从来久矣。

  今之君子之在势者,辄曰:

  天下无才。彼自尸于高明之地(5),不克以己之所向,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而翻(同反)谢曰:无才。谓之不诬,可乎?否也!十室之邑,有好义之士,其智足以移十人者,必能拔十人中之尤者而材之;其智足以移百人者,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然则转移习

  俗而陶铸一世之人,非特处高明之地者然也,凡一命(6)以上,皆与有责焉者也。

  有国家者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慎择与共天位之人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而坏风俗而贼人才循是为之数十年之后万有一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已。

  注释:原,论说文体之一。(1)戢jí戢:聚集众多的样子。(2)腾:传播。

  (3)蒸:兴起、渐成。(4)雠chóu:应答、响应、应验。

  (5)自尸于高明之地:尸,主事、居位。高明,地位显贵。地,地位。

  (6)一命:官阶之最低者。周制:任官自一命至九命,九命为最高。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

  君:拥戴

  B.其风民也皆以义

  风:教化

  C.而坏风俗,而贼人才

  贼:杀害

  D.谓之不诬,可乎?

  诬:欺骗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有一二贤且智者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B.先王之治天下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C.其智足以移百人者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能表现作者陶铸人才以移风易俗观点的一组是

  ①有一二贤且智者,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

  ②风俗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

  ③而众人者,势不能不听命,而蒸为习尚

  ④有以仁义倡者,其徒党亦死仁义而不顾

  ⑤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社会风尚的淳厚和浮薄,不过是产生于一两个人的思想倾向。

  B.作者认为选拔人才,强调君王应担负主要责任,为臣者应当谨慎地循是为之。

  C.众人的追求,会形成大势所趋的局面,即使有巨大的力量,也没有谁敢违背它。

  D.作者反驳了在势君子天下无才的谬说,认为所有官吏都有选拔人才的职责。

  9、断句与翻译(10分)

  (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

  有国家者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慎择与共天位之人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而坏风俗而贼人才循是为之数十年之后万有一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已。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风俗之于人之心,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3分)

  译文:

  ②其智足以移百人者,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3分)

  译文: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489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双调】折桂令(叹世间多少痴人)

             无名氏       &…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113
  • 杀驼破瓮文言文阅读

    杀驼破瓮文言文阅读   【前言】   曩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首不得出。既不得出,其人患之。有一老父来语之曰: 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 即用其语,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3
  • 初中文言文阅读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原谷有祖的练习及答案

    初中文言文阅读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原谷有祖的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3题。(14分)   (甲)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pī)圯(yí)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67
  •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答案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答案   文言文阅读是七年级语文考试中的必考点,大家可以练习一下这方面的解题技巧哦。以下是小编分享的七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参考!   文言文阅读(1…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82
  • 过勤政楼(杜牧)原文翻译赏析

      过勤政楼(杜牧)   据《唐会要》,开元二年七月,建兴庆宫,南筑勤政务本楼。元和十四年诏修勤政楼,大和三年,修勤政楼。按:元和十四年, 杜牧方十七岁;大和三年,杜牧二十七岁,正…

    古诗文 2022年10月10日
    946
  • 文言文阅读:养竹记

    文言文阅读:养竹记   【唐】白居易   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竹性直,直以立身;竹心空,空以体道;竹节贞,贞以立志。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为庭实焉。   贞元十九年春,居…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13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