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甘罗》阅读理解

文言文《甘罗》阅读理解

                                                                         甘罗

  甘罗者,甘茂孙也。茂既死后,甘罗年十二,事秦相文信侯吕不韦。秦始皇帝使刚成君蔡泽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秦使张唐往相燕,欲与燕共伐赵,以广河间之地。张唐谓文信侯曰:臣尝为文信侯伐赵,赵怨臣,曰:'得唐者,与百里地'。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文信侯不快,未有以强也。

  甘罗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吾令刚成君蔡泽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入质矣。吾自请张卿相秦而不肯行。甘罗曰:臣请行之。文信侯叱曰:去!我身自请之而不肯,汝焉能行之?甘罗曰:大项橐生七岁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君其试臣,何遽叱乎?于是甘罗见张卿曰:卿之功孰与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强楚,北威燕、赵,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甘罗曰: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张卿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甘罗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欤?曰:知之。甘罗曰:应侯欲攻赵,武安君难之,去咸阳七里而立死于杜邮。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张唐曰: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行有日,甘罗谓文信侯曰:借臣车五乘,请为张唐先报赵。文信侯乃入,言之于始皇。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赵襄王郊迎甘罗,甘罗说赵王曰:王闻燕太子丹入质秦欤?曰:闻之。曰:闻张唐相燕欤?曰:闻之。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张唐相燕者,秦不欺燕也,燕、秦不相欺者,伐赵,危也。燕秦不相欺无异故,欲攻赵而广河间。王不如赍臣五城以广河间,请归燕太子,与强赵攻弱燕。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秦归燕太子。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甘罗还报秦,乃封甘罗以为上卿。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节选自《史记·甘茂列传》)

  25、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专欤 明知:明明知道

  B.令装治行 治行:准备出发

  C.行有日,甘罗请文信侯曰 有日:有一天

  D.燕秦不相欺无异故 异故:不同的缘故

  2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今之燕,必经赵,臣不可以行。 B.①今臣生十二岁于兹,君其试臣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①复以始甘茂田宅赐之 D.①应侯之用于秦也,孰与文信侯专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②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入质于秦

  2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用法或作用,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身自请之而不肯,汝焉能行之 ②秦归燕太子

  ③甘罗者,甘茂孙也 ④燕太子丹入秦者,燕不欺秦也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28、以下六句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封甘罗为上卿原因的一组是( )

  ①臣请行之君其试臣 ②始皇召见使甘罗于赵

  ③赵攻燕,得上谷三十城,令秦有十一 ④请因孺子行令装治行

  ⑤臣不知卿所死处矣 ⑥赵王立自割五城以广河间

  A.①③④ B.②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2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当时,秦国派蔡泽出使燕国,燕国派太子到秦国做人质,秦国又准备派张唐去燕国做丞相,这样,秦燕两国和好,使赵国处于燕秦两国夹攻的危险之中。

  B.要张唐去燕国做丞相,张唐不肯出发,是因为他害怕对他有怨恨的赵国不会放过他,就连吕不韦亲自劝说也不肯答应,张唐处在十分危险的境地。

  C.甘罗劝说张唐,引导张唐将历史教训与现实情况进行比较,使张唐惊醒过来。为了秦燕联盟,他立即同意出使燕国,甘罗帮助张唐摆脱险境,显示了甘罗是一个智谋出众的人才。

  D.甘罗出使赵国,游说赵王,三言两语就说服赵国割地给秦国,拆散了秦燕联盟,并唆使赵国去攻打燕国,让秦国从中渔利,甘罗帮赵国脱离了秦燕夹攻的危险,进一步显示了甘罗纵横游说,善于谋划的才干。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498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八年级必背古诗词50首

    八年级上册 (一)课内古诗 【望 岳】(杜甫 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 望】(杜甫 唐) 国…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2
  • 元结《右溪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右溪记》是唐代文学家元结的一篇散文。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攲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39
  • “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

    袁聿修,字叔德,陈郡阳夏人。九岁,州辟主簿。天保初,除太子庶子,以本官行博陵太守。天统中,除信州刺史。为政清靖,不言而治,长吏以下,爰逮鳏寡孤独,皆得其欢心。武平初,御史诣诸州,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35
  • 诗词名句“蜂儿不解知人苦 燕儿不解说人愁”赏析

    蜂儿不解知人苦 燕儿不解说人愁宋词名句赏析 【作品名称】最高楼·旧时心事     【创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程垓     【…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0
  • 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鉴赏

    黄公绍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

    古诗文 2022年9月10日
    91
  • 寨儿令・鉴湖上寻梅

    贺监宅②,放翁斋③,梅花老夫亲自栽。路近蓬莱④,地远尘埃,清事恼幽怀。雪模糊小树莓苔,月朦胧近水楼台⑤。竹篱边沽酒去,驴背上载诗来⑥。猜,昨夜一枝开⑦。 注释①鉴湖:又名镜湖,在浙…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0K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