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的判断句整理

高考语文文言文的判断句整理

  高考语文的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否定句、词序(倒装句)、成份省略(省略句)和固定结构(习惯句式)。除了“疑问句、否定句”之外,其他叫特殊句式(指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表示断定,断定人或事物是什么、属于什么的句式。

  1.【高考语文】判断句的类型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

  2. 此帝王之资也。(……也)

  3.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者,……)

  4. 刘备天下枭雄。(……,……)

  (这四种是由“者、也”表判断的类型)

  5.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者也)

  6.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乃)

  7.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为)

  8.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则)

  9. 即今之缧然在墓者也。(即)

  10.巨是凡人。(是)(是在先秦以前只做代词用,不表判断)

  2.【高考语文】判断句常见用法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 “非”,都不是判断词。

  3.【高考语文】判断句常见形式及例句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形式为:“……者,……也。”例如:

  ①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 ②臣之所好者,道也。

  2、主语后面不用“者”,只在谓语后面用“也”,形式为:“……,……也。”例如:

  ①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②梁,吾仇也。

  3、有些判断句,“者、也”全不用。例如:

  ①晋鄙嚄唶宿将…… ②刘备天下枭雄……

  4、用“乃”“为”“即”等表示判断,也是常见形式。例如:

  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③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5、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中也有,但起步较晚。例如:

  ①巨是凡人…… ②问今是何世……

  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5365.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朝代:宋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凭高远望,见家乡、只在白云深处。镇日思归归未得,孤负殷勤杜宇。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洒潇潇雨。长江万里,难将此恨流去。 遥想江口依然,…

    古诗文 2020年5月23日
    679
  • 定风波·为有书来与我期

    朝代:清代 作者:庄棫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为有书来与我期,便从兰杜惹相思。昨夜蝶衣刚入梦,珍重,东风要到送春时。三月正当三十日,占得,春光毕竟共春归。只有成阴并结子,都是,而今…

    古诗文 2020年3月23日
    614
  • 文言文常考必考通假字

    文言文常考必考通假字   1、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2、板:同“版”;字版。名词。“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3、暴:…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5
  • “张瑄,字廷玺,江浦人”阅读答案解析及句子翻译

    张瑄,字廷玺,江浦人。正统七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历郎中,有能声。    景泰时,赐救为吉安知府。俗尚巫,迎神无休日。瑄遇诸途设神水中俄遘危疾父老皆言神…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66
  • 《蒹葭》阅读答案–2016年中考试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82
  • 《王羲之学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王羲之学书 【原文】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①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②于其父枕中 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l…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7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