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习题集之橘逾淮为枳

文言文习题集之橘逾淮为枳

  《橘逾淮为枳》加点字解释A卷

  1、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 )( )

  2、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 )

  3、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 )( )

  4、为 其来也,臣请 缚一人,过王而行( )( )( )( )( )

  5、王曰:“何为者也?”( )( )

  6、王曰:“何坐?”曰:“坐盗。”( )

  7、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

  8、缚者曷为者也?( )( )

  9、齐人固善盗乎?( )( )

  10、晏子避席对曰:( )

  11、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 )( )( )( )( )( )( )

  12、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 )( )

  13、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 )( )( )( )( )( )

  14、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 )( )

  《橘逾淮为枳》句子翻译测试卷(B卷)

  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2、吾欲辱之,何以也?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4、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5、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6、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7、圣人非所与熙也。

  《橘逾淮为枳》阅读理解卷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本文选自 。晏子,名 ,字平仲, 时期齐国的政治家,以 著称。

  2、本文记述了 的故事。课文共分两部分:

  第二部分(3-6节) ,

  3、课文最大的特点是通过 来刻画人物性格。楚王表面上夸晏子为“习辞者”,却敢“辱之”,这充分表明他 晏子面对楚王的阴谋,将计就计,以“ ”为比喻,以反问句 指出 。本文描写了楚王的平庸愚昧是为了衬托晏子的 《橘逾淮为枳》加点字解释A卷答案

  1.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出使)(代词。可译为“这”)

  2. 晏婴,齐之习辞者也(助词。相当于“的”)(善于辞令,很会说话。)

  3. 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将要来)(使受耻辱;侮辱)(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怎么”)

  4. 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于,在)(代词。他)(请允许我做某事)(捆绑)(经过)(行走)

  5. 王曰:“何为者也?”(什么)(做)

  6. 王曰:“何坐?”曰:“坐盗。”(犯——罪)

  7.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拜访,谒见)

  8. 缚者曷为者也?(同“何”)(做)

  9.齐人固善盗乎?(本来,原本)(善于,擅长)

  5、 晏子避席对曰:(离开座位)

  6、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代词,这句话)(草木生长)(是)(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可译为“在”)(变为,成为)(表示除此以外,没有别的;仅仅)(代词。指橘和枳。)(果实)

  7、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如此,这样)(疑问代词,相当于“什么”“怎么”“为什么”)(不同,不同的)

  8、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活着,生存)(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时间和对象。可译为“在”)(进入,与“出”相对)(莫非)(助词。相当于“的”)(使,让;致使)(善于,擅长)

  14、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同“嬉”,戏弄。)(取得,获得,招致)(辱)

  《橘逾淮为枳》句子翻译测试B卷答案

  1、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婴是齐国最擅长外交辞令的人。

  2、吾欲辱之,何以也?我想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

  3、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树。

  4、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只是叶子相似,它们的果实味道却不一样。

  5、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因为水土不一样啊。

  6、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人变得善于偷盗吧?

  7、圣人非所与熙也。圣人是不可以随便戏弄的。

  《橘逾淮为枳》阅读理解卷答案

  1、本文选自《晏子春秋》。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以善于辞令著称。

  2、本文记述了晏子出使楚国,凭着机智善辩,挫败了楚王的确诡计,维护了个人和祖国尊严的.故事。课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1-2节),写晏子使楚前夕,楚王与其左右策划侮辱晏子的办法。第二部分(3-6节),写晏子智挫楚王,使其自取其辱。

  3、课文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楚王表面上夸晏子为“习辞者”,却敢“辱之”,这充分表明他目空一切,不把晏子放在眼里。晏自面对楚王的阴谋,将计就计,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为比喻,以反问句“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指出是楚国的“水土”使民善盗。本文描写了楚王的平庸愚昧是为了衬托晏子的机智善辩。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538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题齐安驿》翻译赏析

      《题齐安驿》作者为唐朝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日净山如染,风暄草欲熏。   梅残数点雪,麦涨一川云。   【前言】   《题齐安驿》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55
  • 中国古典诗歌的文体常识

    中国古典诗歌的文体常识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按形式分为: (1) 古体诗 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注意“歌”、“歌行&rdq…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50
  • 优化初中文言文教学

    优化初中文言文教学   一、前后联系,优化文言教学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甚至在现代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文言积累活学活用,这将有利于学生掌握文言知识。其一,前后联系可…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127
  • 陆游――朝中措・梅

      朝中措·梅   宋代:陆游   幽姿不入少年场。无语只凄凉。一个飘零身世,十分冷淡心肠。   江头月底,新诗旧梦,孤恨清香。任是春风不管,也曾先识东皇。   译文…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98
  • 登二妃庙

    朝代:南北朝 作者:吴均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朝云乱人目,帝女湘川宿。折菡巫山下,采荇洞庭腹。故以轻薄好,千里命舻舳。何事非相思,江上葳蕤竹。

    古诗文 2020年3月11日
    694
  • 《念奴娇·书东流村壁》赏析及注释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刬地东风欺客梦,一枕云屏寒怯。曲岸持觞,垂杨系马,此地曾经别。楼空人去,旧游飞燕能说。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长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5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