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益《春夜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春夜闻笛
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这两首诗写的都是夜闻笛声,笛声所引发的情感相同吗?请作简要分析。(2分)
答案:《春夜闻笛》引发的是贬谪之人盼归的怨望和惆怅。(人留雁归,朝廷的恩赦并没有随着大自然的春季一同来到)
《夜上受降城闻笛》引发的是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
(2) 第二首诗题为“闻笛”,但诗歌的前两句却写了登城所见之景,你如何理解这种艺术处理?(3分))
答案: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一是因为边地之感,二是因为月色撩动了乡愁。这为笛声的出现设置了环境,也为末句的直接抒情作了烘托和铺垫。

赏析:
《春夜闻笛》是诗人谪迁江淮时的思归之作。
  这首诗是写淮北初春之夜在军中闻笛所引起的思归之情。前二句写闻笛。此时,春方至,山未青,夜犹寒,军中有人吹笛,仿佛是那羌笛凄厉地呼唤春归大地,风光恰似塞外。这笛声,激动士卒的乡愁,更摧折着迁客,不禁悲伤流泪,渴望立即飞回北方中原的家乡。于是,诗人想起那大雁北归的传说。每年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到湖南衡山回雁峰栖息过冬。来年春天便飞回北方。后二句即用这个传说。诗人十分理解大雁亟待春天一到就急切北飞的心情,也极其羡慕大雁只要等到春天便可北飞的自由,所以说“不待天明尽北飞”。与大雁相比,迁客却即使等到了春天,仍然不能北归。显然,这里蕴含着遗憾和怨望:迁客的春光──朝廷的恩赦,还没有随着大自然的春季一同来到。 

夜上受降城闻笛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乡情的诗作。诗题中的受降城,是灵州治所回乐县的别称。在唐代,这里是防御突厥、吐蕃的前线。
  诗的开头两句,写登城时所见的月下景色。远望回乐城东面数十里的丘陵上,耸立着一排烽火台。丘陵下是一片沙地,在月光的映照下,沙子象积雪一样洁白而带有寒意。近看,但见高城之外,天上地下满是皎洁、凄冷的月色,有如秋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这如霜的月光和月下雪一般的沙漠,正是触发征人乡思的典型环境。而一种置身边地之感、怀念故乡之情,隐隐地袭上了诗人的心头。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征人望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不知”两字写出了征人迷惘的心情,“尽”字又写出了他们无一例外的不尽的乡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542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白居易《舟中读元九诗》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舟中读元九诗  (唐)白居易 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 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达船声。 注:元九:元稹,白居易的挚友。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江州途中,而元稹已于5个月…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7
  • 木兰诗的改编版

    木兰诗的改编版   原文: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8
  • 柳宗元《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阅读答案附赏析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柳宗元 宿云散洲渚, 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 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 偶此成宾主。 【注】 ①此诗作于柳宗元被贬永州期间。愚溪北池在永州愚溪钴鉧潭北。…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26
  • 诸葛亮困于上方谷的是谁父子三人()

    诸葛亮困于上方谷的是谁父子三人() A.司马懿;(正确答案) B.司马师; C.司马昭; D.司马炎;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47
  • 许浑《客有卜居不遂薄游汧陇因题》阅读答案及赏析

    客有卜居不遂薄游陇因题 许浑 海燕西飞白日斜,天门遥望五侯家。 楼台深锁无人到,落尽东风第一花。 注释 ⑴卜居不遂(suì):找不到栖身之处。薄游:聊且出游。汧陇(q…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0
  • 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阅读答案及赏析

    南歌子 吕本中 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 【注】吕本中在宋高宗时做过中书舍人,因主…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