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宋黄庭坚
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
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材料: 葛立方《韵语阳秋》:诗家有换骨法,谓用古人意而点化之,使加工也。……刘禹锡云“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山谷(黄庭坚)点化之,则云“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学诗者不可不知此。
[注]①君山:一名湘山,在洞庭湖中,由七十二个大小山峰组成。
②绾(wǎn)结:盘结。湘娥:楚辞神话传说中的湘水女神。鬟:古代妇女梳的环形发鬟。

(1).刘诗“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中的“和”,用字精炼,请联系诗境,说出其妙处。(4分)
答案:“和”字将湖光与秋月联系在一起(2分),描绘了水光与月影相映生辉,融为一体的画面。(2分)

(2)请将两首诗加以比较,具体说明黄庭坚是如何“用古人(刘禹锡)意而点化之”的。(5分)
答案:要点:“用古人意”主要表现在两首诗都是形象地描绘远望洞庭湖山所见之景。(1分);“点化”在于:黄诗把刘诗中的“白银盘”点化为“银山堆”,因实出虚,描写了洞庭湖如山的银浪里欣赏君山之美的想象之景(2分)。对比:刘诗写的是风和景明的湖山,黄诗则写风狂雨骤的洞庭;刘诗主静,黄诗动、静兼宜;刘诗清丽,黄诗雄健或两诗虽都运用比喻和想象,但刘诗写遥望洞庭湖,色调淡雅宁静;而黄诗却借助用典和想象,展示出雄奇壮阔的意境,虽化用古人诗句却如同己出,不着痕迹。(就其一点具体阐述即可得2分。如有其他看法,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亦应给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544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杨万里《晓行望云山》《披仙阁上观荼蘼二首其一》阅读答案

    晓行望云山 [宋]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问,满目奇峰总可观①。 却有一峰忽然去,方知不动是真山! 披仙阁上观荼蘼②二首(其一) [宋]杨万里 仰架③遥看时见些,登楼下瞰脱然④佳。 荼…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42
  • 以下除何将外,均对关羽敬服?

    以下除何将外,均对关羽敬服? A.许褚 B.曹仁 C.夏侯渊 D.蔡阳 正确答案:D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56
  • 李贺《马诗两首》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马诗两首 李 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 房星:《晋书·天文志》…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45
  • 木兰诗的主题思想

    木兰诗的主题思想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那么,《木兰诗》主题思想是?   木兰诗的主题思想   1.在封建社会中,妇女是无地位的。木…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3
  • 李清照《武陵春》李煜《虞美人》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生香花已尽,日晚…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3
  • 常建《宿王昌龄隐居》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宿王昌龄隐居 常建 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 松际露微月,清光犹为君。 茅亭宿花影,药院滋苔纹。 余亦谢时去,西山鸾鹤群。 【注】此诗于常建辞官归隐途经王昌龄入仕前居所时所作。常建…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