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感事》阅读答案及赏析

感事
 袁宏道
湘山晴色远微微,尽日江头独醉归。
不见两关传露布,尚闻三殿未垂衣。
边筹自古无中下,朝论于今有是非。
日暮平沙秋草乱,一双白鸟避人飞。
【注释】
①露布:古代亦称“露版”,好比后世公诸于众的文告,此指军中报捷的文书。 
②垂衣:指天下太平无事,可无为而治。

1.晚明以袁宏道为首的公安派把“性灵说”作为文学主张的内核,在创作上注重有感而发,直写胸臆,本诗中作者因何而发?为何而感?(4分)
2.请简要分析“日暮平沙秋草乱,一双白鸟避人飞”的妙处。(4分)
【参考答案】
1. 明代后期,内忧外患,危机四伏。西北和东北边境处于多事之秋,而朝中在这一重大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袁宏道深为国家民族的利益与前途而忧虑。(4分)(本题考查对诗歌主旨内容的把握。解题时应抓住诗歌当中四句,了解边关还没有打胜仗,社会还动荡不安。)
2. 将时事之感,融入景物之中。(2分)黄昏秋风、乱草萧瑟,白鸟避人远飞,这既是实景,又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形象写照,政治黑暗,社会混乱,民不聊生。(2分)(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解题时要抓住关键词“乱”字,联系诗歌的整体内容赏析。)

赏析:
袁宏道进士及第后告假还乡,此诗即作于家居时。明代万历后期,内忧外患,危机四伏。西北和东北边境处于多事之秋,而朝中在这一重大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袁宏道深为国家民族的利益与前途而忧虑。《感事》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首联以景起兴,湘山景色与江头独醉恰成对比,隐含着诗人为国家命运担忧的痛苦与无奈。中间两联直述时事而措辞委婉,在貌似客观的笔触下,深寓不满之情。尾联则将时事之感,融入景物之中。黄昏秋风、乱草萧瑟的秋景,加上一双本无机心的白鸟避人远飞,就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形象写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551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刘长卿《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送李中丞之襄州 刘长卿 流落征南将,曾驱百万师。 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50
  • 木兰诗名师课堂实录

    木兰诗名师课堂实录   木兰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   木兰诗名师课堂实录   1教学目标2学情分析   本…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9
  • 王维《酬郭给事》阅读答案及赏析

    酬郭给事① 王维 洞门②高阁霭③余辉,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④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⑤。 强欲从君无那⑥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注:①郭给事:郭…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66
  • 秦观《春日》陈与义《春日》阅读答案及分析

    春日 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春日  陈与义 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 1、秦…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4
  • 木兰诗翻译

    木兰诗翻译   木兰诗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叹息声唧唧又唧唧,木兰对着门织布。听不到织布机的响声,只听到木兰的一阵阵叹息声。   问木兰想的是什么,问木兰思念的是什么,女儿没有…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3
  • 蒨桃《呈寇公二首》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呈寇公二首 蒨桃 (甲)其一  一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 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 (乙)其二  风劲衣单手屡呵,幽窗轧轧度寒梭。 腊天日短不盈…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4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