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漠漠春阴酒半酣》阅读答案附赏析

《一剪梅·漠漠春阴酒半酣》是宋朝无名氏为抒发对江南的怀念而写的一首词。
一剪梅
无名氏
漠漠春阴酒半酣。风透春衫,雨透春衫。人家蚕事欲眠三。桑满筐篮,柘满筐篮。
先自离怀百不堪。樯燕呢喃,梁燕呢喃。篝灯强把锦书看。人在江南,心在江南。

【注】此词作于江上舟中。
(1)结合全词,分析“篝灯强把锦书看”一句中“强”字的表达效果。
答案:“强”有勉强之意。写出了诗人灯下因思乡而想看家书,但又因看家书易勾起内心思乡之情而不忍看的矛盾心情;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和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
(2)请简要分析这首词中景与情之间的关系。
答案:上片写景,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充满生机的江南风景图;下片抒情,表达了词人离井怀乡的深沉愁苦之情。上片的乐景与下片的离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表现了诗人的深切的思乡之情。

二:
(1)结合全词,分析“篝灯强把锦书看”一句中“强”字的妙处。(4分)
(2)这首词中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作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强”有勉强之意。写出了诗人灯下因思乡而想看家书,但又因看家书易勾起内心思乡之情而不忍看的矛盾心情;表现了诗人对亲人和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
(2)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反衬”(乐景衬哀情)。上片写景,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充满生机的江南风景图;下片抒情,表达了词人离井怀乡的深沉愁苦之情。上片的乐景反衬下片的离情,突出表现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
或答“对比”(上片的乐景与下片的离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的表现手法亦可。

赏析
这首词写作者对江南的怀念。上片写景,作者用清丽洗炼的语言生动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江南春天的图画:暮春时节,春阴漠漠,春风春雨吹透了、打湿了轻柔的春衫。此时春蚕已快三眠,养蚕的人家怀着即将收获的喜悦心情采摘得桑、柘叶满篮,把蚕喂得饱饱的。这是江南暮春时节所特有的景象,显得生机盎然。
作者在将春色渲染了一番之后,下片换转笔峰,折入游子的怀乡之情。“先自离怀百不堪”一句,真切地表达了离乡怀乡的深沉愁苦,还点明了原来上片所着力描写的并不是眼前所见之景,而只是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江南风景画,反衬出离人深切的思念。回忆增添了离愁,已使人不堪;而眼前飞停在船樯上呢喃不休的燕子又勾起对家中屋梁栖燕的怀思。既不能“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冯延已《长命女》“三愿”),则唯有灯下细看那不知读了多少遍的家书,聊以慰情。信是江南的亲人写来的,作者的心也随之飞回了江南。“篝灯”,用竹笼罩着灯光,即点起灯笼。“锦书”用前秦苏蕙织锦为回之旋图诗寄丈夫的典,这里说明信是妻子寄来的。“强”字入妙:盖此家书,看一回即引起一回别意愁情,心所不欲,但思家时又忍不住要翻出来看,故曰勉强看之,矛盾心情如见。歇拍两句“人在江南,心在江南”,一则抒发了作者对亲人和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同时呼应了上片的景物描写,使之带上了更加浓烈的感情色彩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552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杨万里《明发房溪》阅读答案及赏析

    明发房溪二首(其一) 杨万里 青天白日十分晴,轿上萧萧忽雨声。 却是松梢霜水落,雨声那得此声清。 试题 ⑴诗中哪一个字能概括全诗的意境特点?为什么? ⑵这首诗的叙写曲折有致,请作简…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2
  • 张绍文《酹江月 淮城感兴》阅读答案附赏析

    酹江月   淮城感兴  张绍文     举杯呼月,问神京何在,淮山隐隐。抚剑频看勋业事,惟有孤忠挺挺。宫阙腥膻,衣冠沦没,天地凭谁整?一枰棋坏,救时著数宜紧。 虽是幕府文书,玉关烽…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7
  • 孙周卿《水仙子·舟中》阅读答案

    水仙子·舟中 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 (1)&nbs…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74
  • 欧阳修《别滁》黄庭坚《夜发分宁寄杜涧叟》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别  滁 欧阳修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夜发分宁寄杜涧叟 黄庭坚 阳关一曲水东流,灯火旌阳一钓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满川风月…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44
  • 鉴赏诗歌语言类题解答方法步骤与试题练习解答

    分析语言特色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应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53
  • 陈与义《竹》阅读答案

    竹 宋·陈与义 高枝已约风为友,密叶能留雪作花。 昨夜嫦娥更潇洒,又携疏影过窗纱。 (1)从诗的内容看,作者最喜欢在什么时候赏竹? (2)此时之竹呈现出什么样的景致?…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