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钱塘观潮》《沁园春·观潮》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满江红·钱塘观潮
(清)曹溶
浪涌蓬莱,高飞撼、宋家宫阙。谁荡激,灵胥①一怒,惹冠冲发。点点征帆都卸了,海门急鼓声初发。似万群、风马骤银鞍,争超越。
江妃②笑.堆成雪;鲛人舞,圆如月。正危楼湍转,晚来愁绝。城上吴山遮不住.乱涛穿到严滩歇。是英雄、未死报仇心.秋时节。

沁园春·观潮(上片)
(清〉吴伟业
八月奔涛,千尺崔鬼,砉然欲惊。似灵妃顾笑,神鱼进舞;冯夷@击鼓.白马来迎。
伍相鸱夷,钱王羽箭①,怒气强于十万兵。峥嵘甚,讶雪山中断,银汉西倾。
I注】①灵胥:指伍子胥。越王勾践请和,子胥极力劝谏,触怒夫差,被迫自杀,其尸盛入鸱夷(皮囊)中,投入钱塘江。其怒气化而为潮,日夜奔腾咆哮不已。②江妃:江上女神。③冯夷:河神。④钱王羽箭:五代十国时吴越王钱馏(I i山〉曾筑海堤以遏大潮,令人 造三千羽箭、携五百强弩,射压潮头。
(1)这两词在描写钱塘江潮时都用了什么相同的手法?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4分)
(2)清人陈廷;悼《白雨斋词话》评曹溶的《满江红•钱塘观潮》为"沉雄悲壮,笔力千钧,读之起舞"。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简要陈述理由。(3分)
参考答案
(1) 这两词在描写钱塘江潮时都用了比喻和用典手法。(1分)«满江红》先用伍子胥的典故,描写江湖激荡的情形;再用"风马骤银毅"比喻浪潮前追后赶、风驰电掣而来的气势;下片则用"江妃"..鲛人"的典故微观地对江潮的浪花和水珠进行描写,突出灵动和优美的意蕴。《沁园春》先用"灵妃神鱼""冯夷川白马"一连串生动形象的比喻,描绘江潮的千变万化给人带来的种种丰富的联想;后又叠用两个与江潮有关的典故,突出渲染钱塘潮的浩荡声势,胜过当年的十万大军,也赋予江潮千古不灭的灵魂、万世流传的神韵。(3分)(评分标准:只要谈到了比喻和用典两种手法不一定要回答全面;主要有词句的分析,意思对即可)
(2)同意。1分)其词的"沉雄悲壮,笔力千钧"主要体现在对伍子胥这一典故的运用上。"灵胥一怒"不仅仅把伍子胥作为江潮的代名词,而且进一步"人化"江潮,赋予它以不屈的英雄的灵魂,为词的结句埋下了伏笔。到煞尾处作者又一次请出了伍子胥这位英雄,说那钱塘江潮之所以仿佛充满怒气,如万马奔腾、铺天盖地而来,不为别的,只因为它"是英雄、未死报仇心"。这就为"怒气"找到了更深刻、更有意义的精神内涵,把读者从一般的视觉惊奇提升到心灵和思想的震撼,从而升华了观潮的意义和境界。使全词呈现出一种"沉雄悲壮"之感,撼动人心。(2分)(评分要求:只要谈到伍子胥典故两次运用的不同表达效果就可以得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553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李贺《雁门太守行》阅读答案附赏析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面对本诗理解 、分析…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145
  • 以下何将年资比周瑜高,但位居其下,故托病不出?

    以下何将年资比周瑜高,但位居其下,故托病不出? A.黄盖 B.程普 C.韩当 D.张昭 正确答案:B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126
  • 冯延巳《鹊踏枝》阅读答案

    鹊踏枝 南唐 冯延巳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 1.阅读上面词…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61
  • 痴情的诗句

    痴情的诗句   爱,总和自尊捆绑在一起。但自尊绝非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坦诚的面对自己。世人都习惯了扮演一种不屑一切的`冷艳。演技越好,离快乐越远。别藏得太深,幸福会找不到你。下面是…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47
  • 高考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素材集锦100篇(其五)

    书边事 张 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 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 大漠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蕃情似此水,长愿向南流。 [注]调角:即吹角,角是古代军中乐器,相当于军号。断:是尽或…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9
  • 晁补之《忆少年·别历下》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忆少年·别历下 晁补之 无穷官柳,无情画舸,无根行客。南山尚相送,只高城人隔。      罨画园林溪绀碧。算重来,尽…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4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