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冕《卜算子·咏雁》阅读答案及赏析

卜算子
蒋冕(明)
斜日坠荒山,云黑天垂暮。时见空中一雁来,冷入残芦去。
惊起却低飞,有意同谁语?啄尽枝头数点霜,还向空中举。
注:蒋冕,明代诗人,为人刚正,遭到忌恨和排挤。
13、本词没有题目,请你拟一标题“ ”。(1分)
14、下列关于本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斜日坠荒山”中的“坠”是“落”的意思,但比“落”更体现出斜日落下的速度之快。
B“冷入残芦去”中的“冷”既是天气冷,又是雁的心理“冷”。
C “有意同谁语”运用反问的手法,突出雁的孤独。
D “啄尽枝头数点霜”中的“霜”,重在表现孤雁饥饿难忍的程度。
15、苏轼也写过一首《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此词为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
请分析,这两首词的最后一句,在主旨和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6分)

参考答案
13、一雁或孤雁(1分)
14、D(2分)
15、主旨不同:蒋词最后一句借孤雁食尽霜花后又振翅高飞(1分),表现出自己的高洁的品质和顽强的意志。(1分)苏词最后一句则借孤鸿不栖寒枝和四周凄冷的环境,(1分)表现出自己高洁的品质和无尽的荒凉与寂寞。(1分)
手法不同:蒋词最后一句全部采用正面描写表现主旨。(1分)
  苏词最后一句除采用正面描写外,还采用以景结情表现主旨。(1分)

简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词意模仿苏东坡的同词牌作品。词中描绘了荒凉冷落的环境,刻画了孤雁夜飞的形象,暗喻了词人政治失意的孤寂之情,反映出作者不同流俗,清高自守的品格。 
附:卜算子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556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诗歌鉴赏评价从何着手?

    在鉴赏过程中,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从题目入手。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一个重要窗口。关注题目,有助于把握作品的类别、线索、内容、感情基调等,从而准确地…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3
  • 周瑜派华歆至曹操处欲使反间计,曹操表奏后封了谁做江夏太守?

    周瑜派华歆至曹操处欲使反间计,曹操表奏后封了谁做江夏太守? A.黄盖 B.韩当 C.程普 D.周瑜 正确答案:C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115
  • 木兰诗情节详略

    木兰诗情节详略   文学作品的语言要繁简得当,既不可贪多务得,也不能一味求简。我们细读《木兰诗》,便可以悟出这个道理。   《木兰诗》紧紧围绕着木兰的形象着墨。它有时“惜墨似金”,…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7
  • 降将吕翔被谁所杀?

    降将吕翔被谁所杀? A.张飞 B.赵云 C.关羽 D.曹仁 正确答案:A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108
  • 江淹《效古(其一)》阅读答案附赏析

    效古(其一)① 江淹 岁暮怀感伤,中夕弄清琴。 戾戾②曙风急,团团明月阴。 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 谁谓人道广,忧慨自相寻③。 宁知霜雪后,独见松竹心。   …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9
  • 陆游《渔家傲·寄仲高》阅读答案及赏析

    渔家傲·寄仲高 陆 游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4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