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秉忠《[南吕] 干荷叶》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南吕] 干荷叶
刘秉忠
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减①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
 [注] ①减:衰退。
⑴干荷叶:原是以“干荷叶”起兴的民间小曲,而“干荷叶”在当时又被作为女子色衰失偶的隐语。
⑵苍苍:深青色。
⑶老柄:干枯的叶柄。

(1)作者是怎样描写干荷叶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这两句与前面内容有什么联系?
 (2)作者通过写荷叶寄寓了怎样的人生感慨?
参考答案 
(1)抓住秋风中残荷的憔悴之状:既写其叶干,又写其柄老;既写其色苍,又写其香减。五、六两句揭示了荷叶由翠绿变为深青的荷叶,更由深青转为枯黄的原因。
(2)作者通过写荷叶抒发了青春之不再、年华之易逝的慨叹。

译文:
枯干的荷叶,颜色苍苍,干巴的老茎在风里不住地摇荡。清香一点点减退了,颜色一点点枯黄,者是因为昨夜下了一场霜。秋天的江面上荷叶更加显得寂寞、凄凉。

赏析:
此曲以荷叶喻人。干枯的荷叶在风中摇荡,一如孤苦无依、容颜不再的女子。“减了清香,越添黄”则暗示女子每况愈下,让人一禁记挂起她的命运。干荷叶被认为是散曲和民歌两相结合的佳作。

干荷叶
其一
干荷叶,色苍苍,老柄风摇荡。减了清香,越添黄。都因昨夜一场霜,寂寞在秋江上。
其二
干荷叶,色无多,不奈风霜锉。贴秋波,倒枝柯。宫娃齐唱采莲歌,梦里繁华过。
其三
南高峰,北高峰,惨淡烟霞洞。宋高宗,一场空。吴山依旧酒旗风,两度江南梦。

这三支小令是作者因题起意、即物取喻之作。“干荷叶”又名“翠盘秋”,为刘秉忠自度曲。刘秉忠生于公元1216年(金宣宗贞祐四年)年,卒于公元1274年(元世祖至元十一年),曾隐居为僧,后留侍元世祖左右,为元朝的开国元勋,但始终过着斋居蔬食的生活。从这样的经历来看,他在这三首曲中所表露的并非一位金遗民或宋遗民悼伤亡国、眷念前朝之情,而是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对生命的短促、人事的无常、朝代的更迭所怀的梦幻泡影之感。
这是一位参与缔造王朝、饱历世事沧桑而又曾皈依空门、深受佛家洗礼者对自然界和人世间的观照和感慨。这里还有一点要提到的是:元军攻占杭州在1276年,而刘秉忠此时已亡故,未及见南宋亡后的杭州景物。所以此处所摘的第三首曲子乃是以一个胜券在握的征服者的宰辅对南宋的覆灭遥作凭吊而已。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562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杜甫《绝句漫兴》王禹偁《春居杂兴》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绝句漫兴 [唐] 杜甫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①墙低还似家。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春居杂兴 [宋] 王禹偁 两株桃杏映篱斜,妆点商州副使②家。 何事春风容不得?和莺吹折…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5
  • 木兰诗说课的课件

    木兰诗说课的课件   木兰诗说课的课件应该怎么做呢?老师们,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木兰诗课件模板,欢迎大家参考!   一、解题。   简介这首诗产生的年代和木兰其人(见A式“解题”②③④…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0
  • 木兰诗第六段的扩写

    木兰诗第六段的扩写   木兰诗第六段的扩写大家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木兰诗第六段的扩写,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帮助到你。   篇一:木兰诗第六段的扩写   “娘———”花木兰的母…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3
  • 木兰诗的全文翻译

    木兰诗的全文翻译   木兰诗赞扬了木兰不慕名利、热爱和平、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木兰诗的全文翻译,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木兰诗的全文翻译  叹息声一声接着一声…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3
  • 韩元吉《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阅读答案附赏析

    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宋】韩元吉 倚天绝壁,直下江千尺。天际两蛾凝黛,愁与恨,几时极! 暮潮风正急,酒阑闻塞笛。试问谪仙何处?青山外。远烟碧。    【注】《宋史&b…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31
  • 揭傒斯《寒夜作》阅读答案及赏析

    寒夜作 揭傒斯 疏星冻霜空,流月湿林薄。 虚馆人不眠,时闻一叶落。 (1)诗人作此诗的时令是何时?首句的“冻”字可否用“映”&ldq…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