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阅读答案附赏析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及诸子侄
虞集
江山信美非吾土,漂泊栖迟近百年。
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梦觉听啼鹃。

【注】 ①这首诗作于元顺帝元年寒食日祭扫祖墓时。作者的先祖虞允文曾在宋高宗绍兴年间大破金兵,暂时稳定了南宋局面,但最终宋朝还是灭亡了。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江山信美非吾土”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2.你是如何理解诗中“啼鹃”这一意象的?请结合末句简要分析。(6分)

试题答案:
1.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和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联系注释里面的写作背景和诗歌的前两句即可归纳出作者流露出的情感。这首诗的首句与其它诗歌不同,开篇作者即直接入题,把感情寓于其中,赏析这首诗歌要特别注意这一点。
  答案:这首诗表面上是教育子侄们不要忘记祖宗故土,表现了殷切的思乡之情,但字里行间又处处婉曲地流露出兴亡之感。(2分)“江山信美非吾土”,面对大好河山,作者突然意识到这已不再是宋朝的天下,亡国之隐痛顿时涌上心头。首句直扣诗歌的主旨,增强了全诗的悲壮色彩。(3分)
2.解析:本题考查对意象的鉴赏能力。“啼鹃”这一意象,要结合自己以往学过的知识来加以理解。诗歌的最后一句,一语双关,既有字面意义,也有深层次的亡国之痛。答题时,要注意结合整首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答案:啼鹃,相传为古代蜀主望帝之魂所化,啼声甚悲,往往用来寄托国家的兴亡。(2分)这首诗末句语意双关,明写暮春杜鹃哀啼使人难过,暗中寄托了国家兴亡的悲戚。语意含蓄,隐晦曲折而又感情深沉。(4分)

【赏析】
寒食时节,诗人与族中后辈祭扫先人之墓,不禁感慨系之。首句以三国时王粲《登楼赋》“虽信美而非吾土,曾何足以少留”语意,抒发故土之情。意谓此地虽富饶美丽,却非故乡,不免有漂泊离根之感。虞集家乡本在四川,自其父迁居江西,至今已有多年。面对葬于异乡的先人坟茔,故土之思就更加强烈了。富足的江南水乡,怎能隔断对蜀中故土的深切思念。每当清晨醒来,杜宇之啼声声萦耳,此种情怀更显得刻骨铭心。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587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钱起《赠阙下裴舍人》阅读答案附赏析

    赠阙下裴舍人 钱起 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宵汉常悬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注]此诗为作者落第期间…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82
  • 《木兰诗》的拼音注解

    《木兰诗》的拼音注解   木兰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下…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58
  • 杨巨源《池上竹》阅读答案及赏析

    池上竹 杨巨源 一丛婵娟色,四面清冷波。 气润晚烟重,光闲秋露多。 翠筠入疏柳,清影拂圆荷。 岁晏琅玕实,心期有凤过。 琅玕:传说中的仙树。‚[注]①婵娟:形容姿态曼妙…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4
  • 描写木兰诗奔赴战场是哪

    描写木兰诗奔赴战场是哪   【木兰诗奔赴战场的’描写】: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创作背景】:   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疆场…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4
  • 《溪居即事》《溪兴》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溪居即事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溪兴 杜荀鹤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篷底独斟时。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1)两首诗…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43
  • 常建《塞下曲》阅读答案附赏析

    塞下曲 常 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释]乌孙,西域少数民族,曾与汉和亲。 (1)诗中“望”字耐人寻味,请…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