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阅读答案附赏析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贯休(唐)
水香塘黑蒲森森, 鸳鸯鸂鶒①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②深, 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   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   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①鸂鶒(xīchì):一种像鸳鸯的水鸟。②柘(zhè):一种树。

(1).诗歌的前三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2).诗歌的颈联和尾联出现的人物形象各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池塘里,蒲草森森,长得茂密繁盛,形成黑压压的一片,微风吹过,带来阵阵清香;(1分)一对对鸳鸯、鸂鶒,悠悠自在,嬉戏觅食,就如岸上的家禽一样,一点也不怕人;(1分)到处都是一片翠色葱茏的桑树和柘树,长势繁密幽深。(1分)描绘了一幅静谧安恬的田园之景。(2分)
 (2).蚕娘是一个勤劳的、因喜获丰收而内心喜悦的形象。一条碧波荡漾、清澈见底的小溪,抱村而流,吹着笛子,声音清脆悠扬,一时兴起,又和衣进入溪水,沐浴在绿水碧波之中,可见其快乐、顽皮。(2分)山翁则是一个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形象。他挽着我的手臂,笑容满面,亲切热情地指着西坡那片地对我说,瓜和豆已经熟了,再住上几日就可尝新了,表现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2分)    (结合诗句1分,性格特点概括1分,如果有分析“我”的酌情给1分。)

【赏析】
    前三句写自然景色。池塘里,蒲草森森,长得茂密繁盛,形成黑压压的一片;微风吹过,带来阵阵清香;一对对鸳鸯、鸂鶒,悠悠自在,嬉戏觅食,就如岸上的家禽一样,一点也不怕人;“前村后垄”犹言“到处”,到处都是一片翠色葱茏的桑树和柘树。这三句中虽无一字赞美之词,然而田园的秀色,丰产的景象,静穆的生活气息已是触目可见,具体可辨,值得留恋。且不说桑柘的经济价值,单说蒲,蒲嫩时可食,成熟后可织席制草具,大有利于人。再说鸳鸯鸂鶒尚且宁静地生活着,何况乎人!这就又为第四句“东邻西舍无相侵”作了铺垫与烘托。而且植物的蓬勃生长,总离不开人的辛勤培植。诗句不言村民勤劳智慧,而颂扬之意俱在言外。

    在上述景色秀丽、物产丰盛、生活宁静、村民勤劳的环境里,“东邻西舍”自然相安无事,过着“无相侵”的睦邻生活。没有强凌弱、众暴寡、尔虞我诈、互相争夺等社会现象。很明显,通过农家宁静生活的描写,诗人作为佛门人士,也不免寄托了本人的理想和情趣,这自不待言。

    诗的后四句,一口气写了包括作者在内的四个人物,在同类唐诗中,这还是不多见的。这四句从生活在这一环境中人物内心的恬静,进一步展示出山家的可爱。瞧,一条碧波荡漾、清澈见底的小溪,抱村而流,蚕娘在渌溪边漂洗着白花花的蚕茧。牧童哥吹着笛子,声音清脆悠扬;一时兴起,又和衣进入溪水,沐浴在绿水碧波之中。山翁挽着我的手臂,笑容满面,亲切热情地指着西坡那片地对我说,瓜和豆已经熟了,再住上几日就可尝新了。寥寥几笔,把茧白、水碧、瓜香、豆熟以及笛声悦耳的客观景致,写得逼真如画;蚕娘、牧童、山翁的形象,勾勒得栩栩如生,宛然在目,呼之欲出。令人不难想见,蚕娘喜获丰收,其内心之甜美;牧童和衣而浴,其性格之顽皮;“山翁留我宿又宿”,其情谊之深厚。加上“笑指”等词语的渲染,更把山翁的动作、情态、声音、笑貌及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进一步显现出来;而诗人“我”,处在这样的环境里,不待言,其流连忘返的心情可想而知。更妙的是,诗在末尾用一“熟”字状“西坡瓜豆”,绘出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象,回应上文满塘黑压压的蒲与到处都是的桑柘,真叫人见了喜煞。全诗至此戛然而止,却留下耐人回味的余地。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588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阅读答案及赏析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 司马光 嵩峰远叠千重雪, 伊浦低临一片天。 百顷平皋连别馆, 两行疏柳拂清泉。 国须柱石扶丕构②,人待楼航济巨川。  萧相方如左右手…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40
  • 古诗歌手法赏析之间接抒情专题练习分析

    间接抒情 一、什么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与直接抒情相对,指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二、间接抒情的类型与示例: 1、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指将…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0
  • 古代古诗鉴赏的10大规律

    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6
  • 张说《蜀道后期》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蜀道后期 张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注] 张说,洛阳人,在校书郎任内曾两度出使到西蜀。 ⑴蜀:今四川一带。 ⑵争日月:同时间竞争。 ⑶…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44
  • 冯延巳《酒泉子·芳草长川》阅读答案及赏析

    酒泉子 [五代]冯延巳 芳草长川,柳映危桥桥下路。归鸿飞,行人去,碧山边。 风微烟淡雨萧然,隔岸马嘶何处?九回肠,双脸泪,夕阳天。 (1)这是一首抒发离别伤感情怀的词,词的上阕起笔…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59
  • 苏轼《南乡子·送述古》阅读答案附赏析

    南乡子  苏轼 送述古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释: 1…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44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