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登楼寄王卿》寇准《春日登楼怀归》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
  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
  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

  注:
①此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
②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
《春日登楼怀归》的前三联写春日登楼的见闻,尾联由见闻而怀归,全诗蕴含着游子对故乡的依恋之情。
 
  
登楼寄王卿
  韦应物
  踏阁攀林恨不同,楚云沧海思无穷。
  数家砧杵秋山下,一郡荆榛寒雨中。
王卿是作者的好友,以前常一同攀林登山,赋诗抒怀,后来南北一方,作者对他非常挂念。一个天高气爽的秋日,诗人独自攀山登楼,目睹四野一片荒凉景象,感慨万千,不由想起以往与王卿一同登高望远的情景,于是下了这首七绝。

1、《春日登楼怀归》中“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句很为后人赞赏,试结合诗文加以赏析(4分)。  
2、这两首诗歌虽然都是写登楼所见所感,但在情和景的表现上是不同的,试结合诗文分析(4分)。
  
答案:
1、诗人登高览景,当目光投向荒村时,已近黄昏,村里人家大约已在点火做饭了,故冒出缕缕轻烟。不远处的古寺那边,不时传来黄莺婉转清脆的啼鸣声。眼中所见的“野渡”、“炊烟”之景,耳边所闻的“流莺”之声,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诗句以“荒村”对“古寺”、“生”对“语”、“断霭”对“流莺”,对仗严谨工整。
2、 寇准前三联写望中之景。诗人登高远眺,放眼所见的是一片广袤无际的平野。 俯瞰楼前,四野空旷无人,不见渡者,只有那条孤零零的渡船横躺在水里飘荡。颈联写抬眼所见。村里人家缕缕轻烟。古寺边传来黄莺婉转清脆的啼鸣声。触景生情,诗人陷入了沉思之中,仿佛置身故乡。末句一“惊”字,生动地揭示了诗人由遐思默想到突然惊觉的心理变化过程,蕴含着游子对故乡的依恋之情。韦应物的诗采用虚实相生的写法。一、二句直抒,用的是虚笔;三、四句写景,用的是实笔。开头两句开门见山,将离愁别恨和盘托出,三、四句用似乎冷漠的笔调随意点染了一幅烟雨茫茫的图画。诗人用 “砧杵”, “荆榛”,营造了凄凉惆怅的意境 ,抒发了孤寂之感与对故人的思念之情。它是先抒情,后写登览所见之景。以景作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体现诗人高超的表现技巧。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601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木兰诗中表现战争残酷的句子

    木兰诗中表现战争残酷的句子   木兰替父从军、高度体现对父母之爱心与对祖国之忠心,实为高度体现中国文化之精神。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木兰诗中表现战争残酷的句子,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9
  • 《喜见外弟又言别》阅读答案及全诗翻译赏析

    喜见外弟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1)作者是怎样写自己和表弟“相逢&rdq…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5
  • 常建《塞下曲》阅读答案附赏析

    塞下曲 常 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释]乌孙,西域少数民族,曾与汉和亲。 (1)诗中“望”字耐人寻味,请…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24
  • 李洞《绣岭宫词》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绣岭宫词 李洞 春日迟迟春草绿, 野棠开尽飘香玉。 绣岭宫前鹤发翁, 犹唱开元太平曲。 注释: ①绣岭宫,是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修建的一座行宫,是唐代中期皇帝东巡的行宫之一。…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27
  • 木兰诗用互文句翻译

    木兰诗用互文句翻译   木兰诗中的互文句都有哪几句呢?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惟闻 通:唯)…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4
  • 卢挚《折桂令·长沙怀古》阅读答案及解析

    折桂令•长沙怀古 卢挚 朝瀛洲[注]暮舣湖滨,向衡麓寻诗,湘水寻春。泽国纫兰,汀洲搴若,谁与招魂。   空目断苍梧暮云,黯黄陵宝瑟凝尘。世态纷纷,千古长沙,几度调臣。 注…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4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