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城中蛾眉女》阅读答案及赏析

寒山《城中蛾眉女》
城中蛾眉女,珠佩何珊珊。
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
长歌三月响,短舞万人看。
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

这首诗借“城中蛾眉女”的形象来比喻什么?怎样理解结尾两句的含意?
【参考答案】此诗借“城中蛾眉女”的花容月貌的形象和能歌善舞的才技,比喻人间高贵荣华。结尾两句,“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说明好景是有限度的,一切美景都不可能永远存在,表达了“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的主旨,言近旨远,形象生动,有着讽时警世的作用。

赏析:
寒山,是唐初的一位隐逸山林的有名诗僧。他的诗常以明白如话和富哲理性的语言,写山水景物,也有不少讽喻人情世态之作,此诗即属于后一类。

  这首诗语言通俗浅显,用的却是当时流行的五言律诗格调,平仄谐律,对仗工稳,具有时代特色。诗人针对尘俗繁华世态,进行讽刺冷嘲,隐寓佛家哀乐相生,万事皆空的禅理。

  开始两句,描绘一位城中美女的花容月貌和华贵盛妆。“蛾眉”,素来是形容美女的代词。“珠佩”,是概括人物全身珠光宝气的神态。“珊珊”,佩带珠玉所发出的响声。两句诗把这位美丽盛妆的姑娘写得有声有色,光彩照人,渲染荣华富贵的场面。三四两句描写她在家早晚不同的富贵闲雅生活,由上下两句分写。

  白天,她在自家花园里对花调戏鹦鹉逗趣,夜间,静坐幽美的月下弹起五音繁会的琵琶而自得其乐。五六句则表现她那出色的社交活动,每逢出现在宴会场面,无论是长歌,或是短舞,总是使得人们久久陶醉,万人倾羡。然而,这一切都是浮云流水似地不能久住,无可留恋,因为所有事物都离不开生死轮回、盛衰兴替的自然规律。于是诗人悯然发出警告:“未必长如此,芙蓉不耐寒!”借用夏天盛开的荷花作象征,冷峻诫谕人们:别看夏天的芙蓉开得红火,秋风一起,很快就会荷盖枯尽,菡萏香消,一切美景都不可能永远存在啊!

  此诗借“城中蛾眉女”的冶容才技,比喻人间高贵荣华,以“芙蓉不耐寒”的“花无百日红”比喻“人无千日好”的好景有限,言近旨远,形象生动,阐扬了佛家哲理,也起着讽时警世作用,不失释子本色。又将当时兴起的约句准篇的五律形式加以通俗化,可谓善于妙用。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60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裴潾《裴给事宅白牡丹》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裴给事宅白牡丹 裴潾 长安豪贵惜春残, 争赏街西紫牡丹。 别有玉盘承露冷, 无人起就月中看。 注:裴给事即作者裴潾。给事,官职名。 (1)这首诗是怎样描写白牡丹的? (2)这首诗表…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44
  • 楼钥《谕悲秋者》阅读答案及译文

    谕悲秋者 楼 钥 黄云万顷一时收,喜见高空风露秋。 岁事及今将告毕,人生到老盍归休。 固知景物能兴感,亦有痴人苦过忧。 胸次果然无一累,岂容秋月使人愁? (1)诗歌的首联描绘了怎样…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28
  • 李清照《行香子·天与秋光》阅读答案及赏析

    行香子·天与秋光 李清照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薄衣初试,绿蚁新尝,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36
  • 王冕《楚汉两城》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楚汉两城 【元】王冕 楚汉英雄今寂寞,两城相倚旧封疆、 荒台落日酣红叶,古墓秋风老白杨。 岂是有为增感慨,便令无事亦凄凉。 徘徊望尽东南地,芦苇萧萧野水黄。 【注释】: ①楚汉两城…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38
  • 张仲素《秋闺思》陈玉兰《寄夫》试题阅读对比赏析

    寄夫 (唐)陈玉兰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秋闺思 (唐)张仲素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①外又移兵。 …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38
  • 木兰诗翻译全文翻译

    木兰诗翻译全文翻译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飞起来那样迅速。北方的寒气中传来打更声,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以下内容是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木兰诗翻译全文翻译,欢迎参考!…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23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