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的诗意:这座桥从今以后改名为折柳桥,送行至此折柳相送,让条条柳枝,带着离愁别恨,与远行人一道到那遥远的地方去吧!。“任他”句痛快淋漓,最富于艺术光彩,因为“离恨”本不可见,诗人却化虚为实,以有形之柳条写无形之情愫,使人想见一个又一个河梁送别的缠绵悱恻的动人场面。

出自雍陶《题情尽桥》
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注释
(1)从来:向来。
(2)尽:完。
(3)何:什么。
(4)折柳:折柳送别,是古代习俗,取“柳”谐音“留”,表示挽留之意。
(5)离恨:离愁别恨。

参考译文
世间最难了断的就是感情,如何能有情尽桥呢?
就改名为折柳桥吧,该是离恨就像柳叶一条条地摆荡在心头啊!”

参考译文二
从来只有难尽的情意,哪有送行至此即情尽的道理。这座桥从今以后改名为折柳桥,送行至此折柳相送,让条条柳枝,带着离愁别恨,与远行人一道到那遥远的地方去吧!

赏析
《题情尽桥》是雍陶在出任简州刺史时所写的七言绝句,是送别友人时有感而发的诗篇。854年,雍陶出任简州刺史。简州城外,有一座情尽桥,是人们送迎客人的地方。在一个春天,雍陶送客来到情尽桥不解其名,询问左右,左右回答说:“送迎之地止此,故桥名情尽。他结合自己送别的感受和历来折柳送别的风俗,建议改为折柳桥。并写了这首诗送给朋友,抒发了对朋友离别的留恋不舍之情。全诗用真切朴实的语言突出了一个“情”字,让读者心为情动,产生共鸣。
这诗即兴而作,直抒胸臆,笔酣墨畅,一气流注。第一句“从来只有情难尽”,即从感情的高峰上泻落。诗人以一种无可置疑的断然口气立论,道出了万事有尽情难尽的真谛。“从来”二字似不经意写出,含蕴却极为丰富,古往今来由友情、爱情织成的种种悲欢离合的故事,无不囊括其中。第二句“何事名为情尽桥”,顺着首句的势头推出。难尽之情犹如洪流淹过桥头,顺势将“情尽桥”三字冲刷而去,诗人的这个疑问也代表了他看待“情”的观点,真切地表达了前一句“情难尽”所蕴含的感情,首尾相呼应,结构紧密,更显严谨,情思绵绵,更显深长。
前两句是“破”,后两句是“立”。前两句过后,诗势略一顿挫,好像见到站在桥头的诗人沉吟片刻,很快唱出“自此改名为折柳”的诗句来。折柳赠别,是古代习俗。诗人认为改名为折柳桥,最切合人们在此桥送别时的情景了。接着,诗又从“折柳”二字上荡开,生出全诗中最为痛快淋漓、也最富于艺术光彩的末句——“任他离恨一条条”。“离恨”本不可见,诗人却化虚为实,以有形之柳条写无形之情愫,将无形之情愫量化成为一条条,使人想见一个又一个河梁送别的缠绵悱测的场面,心中的离别情殇油然而发,感情真挚动人。
诗的发脉处在“情难尽”三字。由于“情难尽”,所以要改掉“情尽桥”的名称,改为深情的“折柳桥”也是由于“情难尽”,所以宁愿他别情伤怀、离恨条条,也胜于以“情尽”名桥之使人不快。“情难尽”这一感情线索贯穿全篇,故给全文一气呵成的和谐的美感。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751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竭泽而渔的文言文翻译

    竭泽而渔的文言文翻译   竭泽而渔,抽干池水,捉尽池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竭泽而渔的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希望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竭泽而渔的文言文翻译  原文…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68
  • 水调歌头

    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寥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芦沟。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 对重九,须烂醉,莫牢愁。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袖里天书飓尺,…

    古诗文 2022年5月24日
    154
  • 塞外风景的古诗句

    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塞下风来秋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

    古诗文 2022年9月29日
    362
  • 《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翻译及赏析

      《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元稹。其古诗全文如下: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前言】   《菊花》是唐代诗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60
  • 文言文教学,需“言”“文”并重的内容

    文言文教学,需“言”“文”并重的内容   摘要:文言文,顾名思义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它既是“言”(文章的语言材料,即字词句本身),又是“文”(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传统文化…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106
  • 八年级文言文总复习

    八年级文言文总复习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答案   1、风烟俱净俱:全,都   2、从流飘荡从:随着   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缥碧:青白色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甚:比…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