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这两句是说,此地春光明媚,使人不忍离别,而江南的春色更浓,更使远行人迷恋;所以临别时,送行者用镶玉的马鞭,指向南方,深情地说出:断肠春色在江南啊!两句诗淡而有韵,清新别致,写人的动作,栩栩如生。

出自韦庄《古离别》
晴烟漠漠柳毵毵,不那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释
⑴毵(sān)毵:柳枝浓密下垂的样子。一作“鬖(sān)鬖”。
⑵不那离情酒半酣(hān):为了排遣离情而饮酒到了半醉。不那,无可奈何的意思。那,同奈。
⑶玉鞭:精美的马鞭。云外:天外。
⑷断肠:指因离愁而断肠。

参考译文
晴空云淡柳色青如烟,
别情难遣散饮酒丰酣。
手拿着玉鞭指向云外,
使人断肠是明媚江南。

赏析
诗的第一、二句写眼前离别时的情景。第三、四句继而写想象中离别后对江南春景的感受。这首诗以景抒愁的寻常比拟,用优美的景色,来反衬离愁别绪,并做到了色调鲜明,和谐统一。
诗人别开生面,用美景衬托离愁,用离愁点染美景。把离愁与美景揉和在一起,使其互相作用,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晴烟漠漠,杨柳依依,日丽风和,一派美景。作者没有把和挚友离别时的春天故意写成一片黯淡,而是如实地写出它的浓丽,并且着意点染杨柳的风姿,从而暗暗透出了在这个时候分别的难解之情。第二句转入“不那离情酒半酣”,一下子构成一种强烈的反差,使满眼春光都好象黯然失色,有春色越浓所牵起的离情别绪就越强烈的感觉。“酒半酣”三字也下得好,不但带出离筵别宴的情景,让人看出在柳荫之下置酒送行的场面,并且巧妙地写出人物此时的内心感情。因为假如酒还没有喝,离别者的理智还可以把感情勉强压制,如果喝得太多,感情又会完全控制不住;只有酒到半酣的时候,别情的无可奈何才能给人以深刻的体味。“酒半酣”之于“不那”,起着深化人物感情的作用。
三、四两句再进一层。三句用“更”字一转,用一“指”字,写出临别时的杨鞭指点动作,使这幅图画更加栩栩如生。四句用“断肠春色在江南”七字,作进一层的抒写,将要云的江南,春天来得更早,春色也就更加动人,它带给行人的不是欢乐,而是更多的因春色而触动的离愁。写到这里,诗意也就自然突现出来了。
这首诗色调鲜明,音节谐美,浅而不露,淡而有韵,予人以一种清新的美感。淡淡的晴烟,青青的杨柳,衬托着道旁的离筵别酒,仿佛一幅诗意盎然的设色山水。诗中人临别时扬鞭指点的动作,又使这幅画图显得栩栩如生。读着它,人们很容易联想起宋元画家所画的小品,风格和情致都相当接近。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7549.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郭纯哭文言文阅读及主旨

    文言文   东海孝子郭纯丧母,每哭则群乌大集。使检有实,旌表门闾。后讯,乃是孝子每哭,即撒饼于地,群乌争来食之。其后数如此,乌闻哭声以为度,莫不竞凑。非有灵也。 翻译   东海郡有…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368
  • 文言文中常见的古今异议

    文言文中常见的古今异议   秩(官吏的俸禄、十年为一秩) 课(督促劝说去做某件事)   逸(马脱了缰绳、放纵) 先(祖先、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   禁(皇帝居住的地方) 对…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47
  • 蹇材望伪态

    【原文】:蹇(jiǎn)材望,蜀人,为湖州P。北兵之将至也,蹇毅然自誓必死,乃作大锡牌,镌其上曰:“大宋忠臣蹇材望。”且以银二笏凿窍,并书其上曰:“有人获吾尸者,望为埋葬,仍见祀…

    古诗文 2022年5月19日
    329
  • “陆玩字士瑶。器量淹雅,弱冠有美名”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陆玩字士瑶。器量淹雅,弱冠有美名,贺循每称其清允平当,郡檄纲纪①,东海王越辟为掾,皆不就。元帝引为丞相参军。时王导初至江左,思结人情,请婚于玩。玩对曰:“培缕②无松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38
  • 愁风月风清月正圆的翻译赏析

      《愁风月·风清月正圆》作者为宋朝诗人贺铸。其古诗全文如下:   风清月正圆,信是佳时节。不会长年来,处处愁风月。   心将熏麝焦,吟伴寒虫切。欲遽就床眠,解带翻成结。   【前…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31
  • 《童趣》文言文译文

    《童趣》文言文译文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

    古诗文 2022年11月17日
    6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