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的意思及全词赏析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这两句是说杨柳丝丝,细雨绵绵,柳丝轻拂。烟雨笼罩的远处,一派迷蒙缥缈的景象。这二句如一图精心细琢的工笔画。以“杨柳 ”、“细雨”绘出江南春雨图。“丝丝”既再现了柳枝随风起舞的姿态,又描绘了春雨连绵的景象,营造了浓浓的凄迷愁苦的氛围,表现了主人公的无限愁绪。

出自南宋词人蒋捷《虞美人·梳楼》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蒙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参考译文
柳丝丝,雨丝丝,
烟云笼罩着春天。
楼儿太小,
藏不住无穷的愁怨。
多少次我跟浮云一道飞起,
去寻找那归乡的行船。

上天怜悯远离故乡的游子,
送来姹紫嫣红的春花,
好将乡思消遣。
那红艳艳的海棠,
正紧靠着绿色的栏杆。
我刚刚卷起珠帘,
晚风乍起,却又送来凄寒!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他乡凄迷心境的词。蒋捷这首词,字字锤炼,用句精巧,但也平淡,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丝丝杨柳丝丝雨 ,春在溟濛处。”杨柳丝丝,细雨绵绵,柳丝轻拂。烟雨笼罩的远处,一派迷蒙缥缈的景象。这二句如一图精心细琢的工笔画。以“杨柳 ”、“细雨”绘出江南春雨图。“丝丝”逼真地再现了柳枝的柔姿,描画了春雨连绵不断的形象。也喻指丝丝愁绪。词的起句尽管重复出现了“丝丝”这一叠词,因而产生了特定的渲染效果,加强了词的丰富的内涵。读来琅琅上口,增强了词的艺术美感。
下面转入伤怀的心理描写 :“楼儿忒小不藏愁”,南宋末年 ,国事江河日下 。词人对前途感到无穷忧虑。心中的愁苦郁积,遇感而发。乡愁在文人眼里是一个永远抹不去的痛。古人写之多样,蒋捷此句则以“楼儿忒小”藏不下作喻 。“藏”字 ,表现了隐忍、按捺已久。但以其愁太多,楼儿忒小,因而这“愁”摆脱小楼的羁绊。“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了 。“几度 ”一词,渲染了词人思归之情的执着与痴迷。然而幻想只能是使暂时的避难所,只能徒增忧愁。急切盼归却不成之后,词人只好“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天怜”,点明题旨,把客愁乡思表现得更加突出。但“天”怜则怜矣 ,只能“借与花消遣”。“借”指客居他乡,花非我有 ,也只能 “借”之而已 !一“ 怜”一“借”中,婉转含蓄地表达了他乡孑然之苦 ,愁苦难消的复杂心理活动 。“海棠红近绿栏杆。才卷朱帘又晚风寒 。”承“花消遣”而来,海棠临栏,红绿相映。细雨中的海棠,颜色自非一般。词人在这里写的是雨中海棠。词人羁旅已久,韶华已逝,思乡欲归,心境黯然。然而目触之处却是竟相红艳的红海棠,对比之下,更增添心中伤愁。貌似红绿眼的场景 ,实际上却暗含了凄凉之意。何况卷帘之际,迎面而来的又是那令人心寒的晚风呢!
这是一首词景交融的佳作。起笔点染景物,写词人凄迷愁苦的心境,使人思归 。词中匠心独运 ,写“愁”多,用“楼”小作衬托。 写哀愁,用海棠反衬。恰如王夫之所说,这里是用“乐景写哀 ”,起到“一倍增其哀乐”之效果。词中语言清新素淡,雕琢之下,不仍平淡之本色,是其艺术之最大特色。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7554.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文言文论语的内容

    文言文论语的内容   板书课题。   介绍孔子及其《论语》   朗读课文   ①范读   ②全班齐读   感知课文内容。多读几遍,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根据朗读的语气、语调和停顿等,理…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56
  • 高一第一册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高一第一册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1.敢以烦执事古义:文中是对秦穆公的敬称,不敢直接称对方时的婉转说法。今义:掌管某些项事情(工作)(的人),可用作动词或名词。   2.若舍郑以…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71
  • 广东语文考试真题文言文部分

    广东语文考试真题文言文部分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8
  • 《东林列传》的原文及译文解析

      祁彪佳,浙江山阴人。弱冠,第天启二年进士,授兴化府推官,濒行,跪其父请教,不答。或问之,曰:“不见夫诲泅者乎,执壶而扶瓮,人藉其肘,终其身不能泅,一旦挟诸清泠之渊,翻壶却瓮,其…

    古诗文 2022年11月11日
    63
  • 辛弃疾――兰陵王・恨之极

      兰陵王·恨之极   宋代:辛弃疾   己未八月二十日夜,梦有人以石研屏见饷者。其色如玉,光润可爱。中有一牛,磨角作斗状。云:“湘潭里中有张其姓者,多力…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129
  • 一叶障目文言文翻译

    一叶障目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最早根据口语写成的书面语中可能就已经有了加工。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

    古诗文 2022年12月3日
    16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