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今欲过山东”的意思及全诗赏析

“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今欲过山东。”这两句是说,李克用有“饮马于河”的野心,他的实力强大,将要采取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蓄谋越过山东,窥伺渭北。“山东”指太行山以东地区。这句是说李军正蓄谋打过太行山。诗句运用历史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形势的认识。

出自吴融《金桥感事》
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风。
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今欲过山东。
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绛功?
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


吴融,字子华,唐末诗人。
 ①饮马:《左传·宣公十二年》载:公元前579年,晋楚战争中,当时楚军驻扎在郔(郑国北地)。楚军骄横狂妄,扬言 “饮马于河(黄河)而归”。后因用“饮马”作为咏战争所到之处的典故。
②临渭北:李克用的军队早在唐僖宗中和三年(公元883年)与黄巢作战时,就已打进过长安,故说“早闻临渭北”。
③射雕:《北齐书·斛律金传》附《斛律光传》载:斛律光射云表飞雕中颈,有落雕都督之称。后因用作咏武将的典故。
④山东:太行山以东地区

赏析
这是一篇政治抒情诗。《唐诗鼓吹评注》谓:此诗“指孙揆败于沙陀之事”。沙陀,以族名代称藩镇李克用。公元890年,李克用进据邢、洛、磁三州。昭宗不顾多数大臣的反对,采纳了宰相张浚等人发兵讨李的主张。由于对形势估计不足,结果三战三败。张浚的副手孙揆,就在这年九月李克用破潞州时被杀。李克用的军队乘胜纵兵焚掠晋、绛、河中一带。百姓家破人亡,赤地千里。公元891年春正月,昭宗被迫罢了张浚等人的官,二月又为李克用加官晋爵。诗人吴融时在潞州金桥,有感于此,写了这首诗。
诗一开头就把太行山的景色写得雄伟壮美:皑皑白雪覆盖着巍巍太行,重峦叠嶂,高耸在晴朗的天空。红日、白雪、蓝天,色彩鲜明,宛若浮雕。时令已是早春二月,莽莽郊原依然是北风狂舞,寒意料峭。一个“尚”字,用得极妙,写出了诗人的心境和感触。目之所见,体之所感,丝毫没有春意。景色之美,气候之寒,更衬出诗人心中的悲凉。两句为下面的“感事”,渲染了气氛。
颔、颈两联,一连串用了四个历史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形势的认识和感叹。
“饮马”,是用《左传》故事。公元前579年,晋楚战争中,楚军骄横狂妄,扬言“饮马于河(黄河)而归”。这里比喻李克用有“饮马于河”的军事野心。因为李克用的军队,早在公元883年(中和三年)与黄巢作战时,就已打进过帝都长安,故说“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用了北齐斛律光射落雕鸟的故事。“雕”是一种鸷鸟,猛健善飞,不易射得。这里用斛律光的英勇善射,暗喻实力强大的李克用将要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山东”指太行山以东地区。这句是说李军正蓄谋打过太行山。
颈联笔锋一转,由述古喻今进而抒感言怀。诗人没有直抒胸臆,仍然是借用典故来表达。“百年”句用了周朝辛有的故事。周平王迁都洛阳时,大夫辛有在伊水附近看到一个披发的人在野外祭祀。披发是戎族的风俗习惯,辛有据此预言这地方必将沦为戎人居住。辛有死后,戎人果然迁居于伊水之滨。诗人在藩镇割据的混战中,预感到唐王朝必将灭亡。他不可能直陈其事,但又不能不说,所以用辛有的典故,巧妙地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辛有的预言生前无人理睬,死后却备受赞叹,这根本没有作用。肺腑之言,泻于毫端。尽管个人不能挽狂澜于既倒,但诗人仍希望皇上采用古时魏绛的方法,以期收到“五利”之功。魏绛是春秋时晋悼公的大夫。晋国所在地的山西,是个汉、戎杂居的地方,民族间经常发生战争。魏绛曾建议用“和戎”方式解决矛盾,他认为“和戎”有“五利”,晋悼公采用了魏绛的主张,因此收到“修民事,田以时”的政治效果。这句,通过肯定魏绛,婉转地批判了唐王朝这次对李克用的用兵。
用典,是古典诗中常用的一种形象化的手法。一首诗中过多地用典,往往会弄得诗意晦涩难明。《金桥感事》虽连用数典,却不觉难懂。诗人正是在曲折变化中,贴切地表达了难以直言之隐旨,把抽象的感情变得形象化、具体化了,题旨亦因之更为突出、鲜明。
尾联:“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以情景交融之笔结束全诗。夕阳西沉,长亭遥对,哀笳一曲,戍烟四起,在这般战乱凄凉的环境中,一位“惊时感事俱无奈”(见其《重阳日荆州作》)的诗人,独自忧愁、感伤。胡笳,是一种乐器,可以表达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感情。这里用一“哀”字状胡笳声,不仅把客观世界的声音同诗人主观世界的感情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暗示着这次战争的失败,必将给百姓带来更大的灾难。“戍烟”,戍楼的烽烟,与在太平时节的缭绕炊烟全然不同,给人一种动乱不安的感觉。二句十四字,把情、景、事,声、色、形,熔铸于一炉,真是极尽精炼概括之能事。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757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

    朝代:唐代 作者:韦庄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劝君今夜须沉醉,尊前莫话明朝事。珍重主人心,酒深情亦深。须愁春漏短,莫诉金杯满。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618
  •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解释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解释   1.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2、养(衣食所安)   2.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   3.备:1、周全、详尽。(前人…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5
  • “可怜万国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的意思及全诗鉴赏

    “可怜万国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这两句是说,边塞年年征战,可怜在边关之上,战士年年都有死亡,他们的遗骨无人收葬,在秋草之中狼藉横陈。穷兵黩武的边境战争,…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81
  • “洪咨夔,字舜俞,於潜人”阅读答案及翻译

    洪咨夔,字舜俞,於潜人。嘉定元年进士,授如皋主簿,寻试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楼钥赏识之。授南外宗学教授,以言去。丁母忧,服除,应博学宏词科,直院①庄夏举自代。 崔与之帅淮东,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5
  • 一片_李商隐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一片_李商隐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一片琼英价动天,连城十二昔虚传。   良工巧费真为累,楮叶成来不直钱。      一块美玉引出很多联想,说它天价绝不夸张。十二座城池…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57
  •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的意思及全诗诗意赏析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的意思及全诗诗意赏析 春晴 作者:王驾 朝代:唐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 色在邻家。 [注释](1)初见:刚才见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7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