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原文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③门者,皆俊才清称④及中表⑤亲戚,乃通⑥。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⑦亲。”既通⑧,前坐(24)。元礼问曰:“君与仆⑨有何亲?”对曰:“昔先君⑩仲尼(11)与君先人伯阳(12)有师资之尊(13),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14)也。”元礼及宾客莫(15)不奇(16)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17)语(18)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cù jí)。

阅读题:
1.解释加点的字
人以其语语之
大未必佳
韪大踧踖
2.孔文举是采用什么方式来辩驳陈韪的?
3.试谈谈本文表现了孔文举怎样的性格特点?
4.陈韪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言外之意是什么?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言外之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1话语  告诉   长大  很
2.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逆向反推,假定对方的命题成立而且又肯定我方的命题正确:陈现在“不佳”,来反推出陈韪小时了了。
3.聪明机智、能言善辩、出言不逊、恃才傲物
4.孔文举以后未必聪明;陈韪现在很一般,是个庸才。

翻译
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到洛阳。那时李膺名气很大,担任司隶校尉。到他家去的人,都是些才智出众的人、有名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去通报。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看门的官吏说:“我是李膺的亲戚。”通报了以后,上前坐下来。李膺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说:“从前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李膺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给他听,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局促不安。

注释
李膺(lǐ yīng,110年—169年),字元礼,颍川郡襄城县(今属河南襄城县)人。东汉时期名士、官员。祖父李修,汉安帝时官至太尉。
大:非常。
踧踖(cùjí):局促不安。
为:担任。
诣:前往,到。
清称:有名誉。
中表,古代父亲姐妹的儿女为外表,母亲兄弟姐妹的儿女为内表,合称中表。
乃通:才(予以)通报。
府君:李膺曾任渔阳太守,故称“府君。”
既通:通报之后。既,已经。
对:回答。
昔:从前、以前。
仆:我,谦称。
先君,死去的祖先。
仲尼:孔子,字为“仲尼”。
伯阳:即老子,姓李,名耳。
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访您的祖先伯阳为师。先君,死去的祖先。师资,老师。当年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所以说“有师资之尊”。
奕(yì)世为通好:世世代代互相友好往来。
莫:无。
奇:对……感到奇怪。
语:名词。话。
语:动词。告诉,说。
小时了了(líng lì):小时聪明。了了:聪明,有智慧。
坐:座位

解读
全文分三层。
第一层
写洛阳李元礼名气很大,寻常人等都无缘登门拜访。这里对李元礼名气之盛的描写,为后文孔融成功地以年仅十岁、无官无名之身成为李元礼的座上宾提供了一个背景和基础。 为后文做铺垫,衬托孔融的智慧
第二层
写孔融聪明机智地拜访了李元礼,人皆称奇。这里孔融巧妙地运用了“亲戚关系”这个概念,将孔夫子与老子二人之间的师生关系延伸到自己与李元礼的关系上,不可谓不机巧,其思维不可谓不敏捷。
第三层
写孔融机智地反驳陈韪的刁难,再次表现出他聪明机智的特点。
陈韪显然是轻视孔融,认为他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孩童,故意出语刁难,意为:你这时年龄小,虽然聪明,也别得意太早了,长大后未必就有出息。孔融巧妙地利用陈韪批评他的话来逆推,使陈韪陷入窘困的境地,这也再一次显示了他的敏捷和机智。正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至此,孔融年龄虽小但机智异常的性格已体现得淋漓尽致。

道理启发
后来的人就引用这段故事中的两句话,将“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引成成语,来说明小孩子从小便生性聪明,懂得的事情很多。但因为下文有“大未必佳”一语,故这句成语的意思便变成了:小时虽然很聪明,一到长大了却未必能够成材的。 故表面上虽是赞扬的话,骨子里却是讥诮人、轻蔑人的。所以我们应用时便不能将它来称赞别人,否则将被人误解你有心讥剌、轻视人了。 一个小孩子,先天的聪明自然是好的,但若无后天的培养和努力,也会变成一块无用的材料,就像方仲永那样;很多人自恃生性聪明,不肯好好学习,聪明反被聪明误,长大后反会变成最无用之人。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859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对牛弹琴》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对牛弹琴     【原文】     公明仪为①牛弹清角之操②,伏③食如故④。非牛不闻,不合其耳⑤也。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

    古诗文 2022年11月24日
    77
  • 储光羲钓鱼湾原文及赏析

      储光羲:钓鱼湾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赏析   这首诗写一个青年小伙子,以“垂钓”作掩护,在风光宜人的钓…

    古诗文 2022年11月9日
    84
  •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朝代:唐代 作者:薛昭蕴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古诗文 2020年3月21日
    691
  • “花里棋盘憎鸟污,枕边书卷讶风开”全诗鉴赏

    “花里棋盘憎鸟污,枕边书卷讶风开”这两句是说,在花间摆盘下棋,最可恨的是鸟儿飞过撒下粪便,弄脏了棋盘和衣物;枕边的书卷不掀自开,令人惊讶,原来是风吹书展。两…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85
  •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王观《卜算子》全词翻译赏析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译文] 如果到江南赶上春天,千万和春同住。     [出自]  &nbs…

    古诗文 2022年11月18日
    111
  • 神钟辨盗

      《神钟辨盗》出自沈括《梦溪笔谈·权智》。   【文言文】   陈述古①密直②知③建州浦城④县时,有人失物,捕得数人,莫知的为盗者⑤。述古乃绐⑥之曰: &ldquo…

    古诗文 2022年9月3日
    11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