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郗超不以爱憎匿善》“郗超与谢玄不善”阅读答案及翻译

郗超与谢玄不善
    郗超①与谢玄不善。苻坚将问晋鼎②,既已狼噬梁、岐③,又虎视淮阴矣。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④颇有异同之论。唯超曰:“是必济事。吾昔尝与之共在桓宣武⑤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⑥之间,亦得其任。以此推之,客必能立勋。”元功⑦既举⑧,时人咸叹超之先觉⑨,又重其不以爱憎匿善。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
①郗超:人名。下文的“谢玄”“苻坚”,均为人名。②问晋鼎:指篡夺晋室政权。③梁、岐:地名。下文的“淮阴”,也为地名。④间:私自,偷着。⑤桓宣武:桓温东晋征西大将军。⑥履屐:这里指小事。⑦元功:大功。⑧举:成功,成就。⑨先觉:有预见。
  
【试题】
    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
    (1)郗超与谢玄不善    善:     
    (2)时人咸叹超之先觉    叹: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于时朝议遣玄北讨,人间颇有异同之论。译文:                 
    3.郗超为什么赞同谢玄北讨?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4.从文中可以看出郗超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答案】
    1.(1)好,友好(2)感叹,赞叹
      2.当时朝廷商议派谢玄北伐苻坚,人们私下里有些不造成的言论。
    3.吾尝昔与之共在桓宣武府,见使才皆尽,虽履屐之间,亦得其任。
    4.郗超有远见,胸怀宽广,不因为个人的爱憎埋没别人的长处。

【参考译文】
    郗超和谢玄不和。这时,苻坚打算灭了晋期,已经占据了梁州、岐山,又
虎视眈眈地注视着淮阴。当时朝廷商议派谢玄北伐苻坚,人们私下里有些不赞成的言论.只有郗超同意,他说:“这个人一定能成事.我过去曾经和他一起在桓宣武的军府共事,发现他用人都能人尽其才,即使是小事.也能使每个人得到适当安排,从这里推断,想必他能建立功勋。”大功告成以后,当时人们都赞叹郗超有先见之明,又敬重他不因为个人的爱憎而埋没别人的长处。

评价:
郗超虽然和谢玄不和,但在困难当头之际,面对朝廷的用人计划,他没有随声附和“异同之论”,更没有推波助澜,而是从国家利益出发,对谢玄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以促成其率师北伐之事。这充分地表现出郗超的爱国情怀及宽容大度的性格特征。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8642.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初二文言文理解试题和答案

    初二文言文理解试题和答案   去宥①   东方之墨者谢子,将西见秦惠王。惠王问秦之墨者唐姑果。唐姑果恐王之亲谢子贤於已也,对曰:谢子,东方之辩士也。其为人甚险,将奋於说,以取少主也…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9
  • 文言文师说的翻译

    文言文师说的翻译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论文。据方成珪《昌黎先生诗文年谱》考证,此文作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802),这一年,韩愈35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这是一个“从七品”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83
  • 苦热――白居易诗词全集

    苦热 [唐] 白居易 头痛汗盈巾,连宵复达晨。 不堪逢苦热,犹赖是闲人。 朝客应烦倦,农夫更苦辛。 始惭当此日,得作自由身。

    古诗文 2022年10月6日
    86
  • 精心搜集的描写秋天的诗句

    精心搜集的描写秋天的诗句   唐·王勃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唐&m…

    古诗文 2022年11月22日
    56
  • 湖湘先贤与古琴文言文

    湖湘先贤与古琴文言文   舜,受尧禅让治理天下,“刑政日以明,礼乐日以备”。孔子编《尚书》,著录文献从唐尧虞舜开始。因为唐虞以前年代太久远,传说成份较多,故删而不录,故此《尚书》被…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8
  • 清明的诗词有哪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下面是关于清明的诗词有哪些的内容,欢迎阅读!   …

    古诗文 2022年11月8日
    5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