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齡《地震》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地震

原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戌刻,地大震。余适客①稷下,方与表兄李笃之对烛饮。忽闻有声如雷,自东南来,向西北去。众骇异,不解其故。俄而②几案摆簸,酒杯倾覆;屋梁椽柱,错折有声。相顾失色。久之,方知地震,各疾趋③出。见楼阁房舍,仆而复起;墙倾屋塌之声,与儿啼女号,喧如鼎沸。人眩晕不能立,坐地上,随地转侧。河水倾泼丈余,鸭鸣犬吠满城中。逾④一时许,始稍定。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后闻某处井倾仄,不可汲;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有邑人妇,夜起溲溺,回则狼衔其子,妇急与狼争。狼一缓颊,妇夺儿出,携抱中。狼蹲不去。妇大号,邻人奔集,狼乃去。妇惊定作喜,指天画地,述狼衔儿状,己夺儿状。良久,忽悟一身未着寸缕,乃奔。此与地震时男女两忘者,同一情状也。人之惶急无谋,一何⑤可笑!

【注释】
①客:客居。②俄而:不久。③趋:快走。④逾:超过。⑤一何:多么。

【试题】
    1.下列加点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适客稷下(恰好)                  B.各疾趋出(迅速)
     C.并忘其末衣也(衣服)                D.某家楼台南北易向(改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墙倾屋塌之声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B.众骇异,不解其故   并忘其未衣也
     C.视街上,则男女裸聚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D.仆而复起   学而时习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句子:此真非常之奇变也。
     翻译:       
    4.“视街上,则男女裸聚,竞相告语,并忘其未衣也”一句表现了地震时人们怎样的情状?对这种情状你是怎样理解和评价的?

【答案】
    1.C
    2.B
    3.这真是不平常的奇异的变化。
    4.示例:惊恐失态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当时的人们并不了争其中的原因,看到发生奇花的变化,只是惊恐失态,这与当时落后的社会生产力有直接的关系。
          
【作者介绍】
       蒲松龄(1640~1715)清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淄博)人。早岁即有文名,深为施闰章、王士禛所重。屡应省试,皆落第,年七十一岁始成贡生。除中年一度作幕于宝应,居乡以塾师终老。家境贫困,接触底层人(转载自第一范文网请保留此标记。)民生活。能诗文,善作俚曲。曾以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其书运用唐传奇小说文体,通过谈狐说鬼方式,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多所批判。所著又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及关于农业、医药等通俗读物多种。               
 

译文:
  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晚上十点多的时候,发生了大地震。我当时在稷下做客,正和表兄李笃之在灯烛下对饮,忽然听见有打雷一样的声音,从东南方向传来,向西北方向传去,众人十分惊异,不知道怎么回事。不久桌子摇晃,酒杯倾倒,房梁柱子发出断裂声。大家相互看着,脸色大变。过了好久,才明白过来是地震了,纷纷狂奔出门。只见外面高楼平房倒而复起,墙倒屋塌之声和小儿啼哭、妇人哀号之声交织一起,像开了锅的沸水一样喧闹。人们头晕目眩,站立不稳,仆坐在地上,随着地面的颠簸而翻滚。河水泼起一丈多高,鸡鸣狗叫之声遍布全城。大概过了一个时辰,才稍微安定下来。再看大街上,男男女女光着身子聚在一起,说不出话来,都忘了自己没穿衣服。后来听说某个地方的井被震得倾斜,不能打水;某家的楼台由西到北整个变了个方向;栖霞山裂开了;沂水陷了个大洞,有好几亩大。这真是非同寻常的奇灾异变啊!

蒲松齡,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山東淄川(今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區)人,生於明末崇禎十三年(西元1640年),卒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著作不少,然以《聊齋志異》聞名中外,〈地震〉正是該書四百餘篇之一,全文不到三百字。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873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题郑防画夹五首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庭坚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能作山川远势,白头惟有郭熙。却写李成骤雨,惜无六幅鹅溪。 徐生脱水双鱼,吹…

    古诗文 2020年3月1日
    773
  • 《曹刿论战》《宋楚泓之战》阅读答案对比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rdq…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50
  • 《问说》文言文赏析

    《问说》文言文赏析   《问说》的中心论点为“君子之学必好问”,叙述了“问”在学习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问说》文言文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问说   清代:刘开…

    古诗文 2022年12月1日
    55
  • 高考文言文阅读提分技巧

    高考文言文阅读提分技巧   高考如何复习一直都是考生们关注的话题,语文一直是考生把握不准的科目。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指作家运用了哪些写作原则、规律和方法来塑造文学形象和表现作品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7日
    54
  •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羁禽响幽谷,寒藻舞沦漪”这两句写南涧秋日的风景,咏物喻情——失侣的山鸟惊飞独往,它像关在笼子里一样,发出声声哀鸣,在山谷中回荡;寒…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66
  • 战国策的原文及翻译的古诗文

      楚围雍氏,韩令冷向借救于秦,秦为发使公孙昧入韩。公仲曰:“子以秦为将救韩乎?其不乎?”对曰:“秦王之言曰,请道于南郑、兰田以入攻楚,出兵于三川以待公,殆不合军于南郑矣。”公仲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62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