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涣《登鹳雀楼》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

王之涣《登鹳雀楼》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4.穷:尽。

  [简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昂扬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作者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濛。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这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提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这首诗由两联十分工整的对仗句组成。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黄河中的一个小岗上,后被洪水冲没。沈括《梦溪笔谈》中记载:“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山名)下瞰大河。”可见冲没是宋以后的事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887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新唐书·杨炎传》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新唐书·杨炎传》的文言文原文及译文   原文:   杨炎,字公南,凤翔天兴人。炎美须眉,峻风宇,文藻雄蔚。父丧,庐墓侧,号慕不废声,有紫芝白雀之祥,诏表其闾。炎三世以孝行闻,至门…

    古诗文 2022年11月16日
    43
  • 《秋水》原文及对照翻译

      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

    古诗文 2022年11月5日
    40
  • 《兵车行》原文及注释译文

      《兵车行》(1)   作者:唐朝杜甫   车辚辚(2),马萧萧(3),行人弓箭各在腰(4)。耶娘妻子走相送(5),尘埃不见咸阳桥(6)。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7)。 …

    古诗文 2022年5月22日
    266
  •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的意思及全诗翻译赏析

    “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这两句写晓行时的景色——踏上旅程,通过参天大树的缝隙,看见朗月高悬。沿着山路行进,峰回路转,刚才…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3
  • 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表

    中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表   通假字表(1-2册)   通假字 本字 读音 例 句 释义 出处   说 悦 yuè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愉快 《论语十则》   女 汝 rǔ 子曰…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38
  • 描写青草的古诗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苏轼《惠崇…

    古诗文 2022年11月6日
    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