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中考阅读答案及翻译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答谢中书书(         )           (2)晓雾将歇(          )
(3)实是欲界之仙都(            )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文: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 
11.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12.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9.(4分)(1)书信(2)消散(3)指人间(4)参与,这里指欣赏。
10.(4分)(1)肉岸的石壁色彩更深,交盯辉映。(2)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11.(3分)C(“乱”在文中应该是“此起彼伏”,不是“繁多杂乱”)
12.(4分)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表,与古今知音影后得意之感。(以上两点各2分,意合即可)

参考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简析
《答谢中书书》一文,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黑暗的时期,因为各种矛盾非常尖锐,政局极度动荡,因此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旨图从自然美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脱,因而他们常在书信中描述山水,来表明自己之所好,并从而作为对友人的问候和安慰,这类作品虽然没有表现出多么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是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触,创作了具有相当高的美学价值的文学精品,至今仍然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902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新唐书•高崇文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高崇文,字崇文。其先自渤海徙幽州,七世不异居。开元中,再表其闾。贞元中,从韩全义镇长武城,治军有声。累官金吾将军。吐蕃三万寇宁州,崇文率兵三千往救,战佛堂原,大破之,封渤海郡王。 …

    古诗文 2022年11月29日
    56
  •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的词意:春雨挟着冷气,欺凌早开的花朵,雾气漫着烟缕,困疲垂拂的柳树,千里烟雨暗暗地催促着晚春的迟暮。借春雨来抒发自己的…

    古诗文 2022年11月20日
    71
  • 语文文言文必背常识归纳

    语文文言文必背常识归纳   1.《诗经》:又名“诗三百”,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这时候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为“风”、“雅”、“颂”三部分,被列为“五经”(《诗经》《…

    古诗文 2022年11月19日
    48
  • 精骑集文言文翻译

    精骑集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分享了精骑集原文及翻译,一起来看看吧!   《精骑集》序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

    古诗文 2022年11月30日
    100
  • 西夏重阳

    朝代:明代 作者:佚名 原文: 感谢您的评分 作县几时同志苦,投荒万里倍情真。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击柝徒吟胡地月,屯田也食汉渠春。艰难薄俗犹多事,漂泊南冠愧此身。

    古诗文 2020年3月8日
    1.2K
  • “张顺,民兵部将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张顺,民兵部将也。襄阳受围五年,宋闯知其西北一水曰清泥河,源于均、房,即其地造轻舟百艘,以三舟联为一舫,中一舟装载,左右舟则虚其底而掩覆之。出重赏募死士,得三千。求将,得顺与张贵,…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