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谢中书书》中考阅读答案及翻译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1)答谢中书书(         )           (2)晓雾将歇(          )
(3)实是欲界之仙都(            )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译文: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文: 
11.下面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B.“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极力描写山之高,水之清,突出了山水映衬之美。
C.“猿鸟乱鸣”,突出了猿、鸟的鸣叫传入耳际,繁多杂乱。
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12.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9.(4分)(1)书信(2)消散(3)指人间(4)参与,这里指欣赏。
10.(4分)(1)肉岸的石壁色彩更深,交盯辉映。(2)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11.(3分)C(“乱”在文中应该是“此起彼伏”,不是“繁多杂乱”)
12.(4分)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表,与古今知音影后得意之感。(以上两点各2分,意合即可)

参考译文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简析
《答谢中书书》一文,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黑暗的时期,因为各种矛盾非常尖锐,政局极度动荡,因此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旨图从自然美中去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和解脱,因而他们常在书信中描述山水,来表明自己之所好,并从而作为对友人的问候和安慰,这类作品虽然没有表现出多么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是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触,创作了具有相当高的美学价值的文学精品,至今仍然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9020.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梁鸿字伯鸾,扶风平陵人也。父让,王莽时为城门校尉,寓于北地而卒。鸿时尚幼,以遭乱世,因卷席而葬。后受业太学,家贫而尚节介,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学毕,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

    古诗文 2022年11月23日
    54
  • 《溪村即事》《绝句》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溪村即事 周权 寒翠飞崖壁,尘嚣此地分。 鹤行松径雨,僧倚石阑云。 竹色溪阴见,梅香岸曲闻。 山翁邀客饮,闲话总成文。 绝句 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

    古诗文 2022年11月26日
    52
  • 感旧――白居易诗词全集

      感旧   [唐] 白居易   晦叔坟荒草已陈,梦得墓湿土犹新。   微之捐馆将一纪,杓直归丘二十春。   城中虽有故第宅,庭芜园废生荆榛。   箧中亦有旧书札,纸穿字蠹成灰尘。…

    古诗文 2022年10月7日
    69
  • 《春怀》

    高 翥 江南春尽尚春寒, 添尽征衣独掩关。 日暮酒醒闻谢豹, 所思多在水云间。 江南春早而今已春暮,江南春暖而春尽尚寒,惊时序之不常,念家山之迢遥,情怀不堪。用春尽、春寒作两层明说…

    古诗文 2022年9月11日
    61
  • 玉炉香翻译赏析

      《更漏子·玉炉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其古诗全文如下: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

    古诗文 2022年11月7日
    38
  • 《苏秦以连横说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苏秦以连横说秦》是《战国策》中的名篇,主要讲述了战国时期,著名说客苏秦见秦王时献连横之策,秦王没有采纳,于是苏秦发奋学习纵横之术、终于成功当上赵相,并且以功名显于天下的故事。 苏…

    古诗文 2022年11月21日
    49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