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鹤《山中寡妇》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山中寡妇
杜荀鹤
夫因兵死守蓬茅, 麻苎衣衫鬓发焦。
桑柘废来犹纳税, 田园荒后尚徵苗。
时挑野菜和根煮, 旋斫生柴带叶烧。
任是深山更深处, 也应无计避征徭。
 
(1)颈联中的“时”“旋”两个虚词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诗人在诗中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田园图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1)“时”“旋”均表动作的次数,经常而非偶尔,可见寡妇家里常常断粮,不得不常常挖野菜度日;常常砍柴也很困难,不得不连树叶一同烧掉。两个表频率的虚词,强化了寡妇贫困艰难度日的情景。(4分)
(2)田园里一片荒芜,桑林伐尽了,野菜也被挖完了,一派萧条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无限同情百姓的情感和对统治者的深刻批判。(4分)

【解析】
(1)颈联写山中寡妇生活困难,只好不时地挖来野菜,野菜也不够吃,还要连菜根一起煮着吃;不时地砍柴,柴火还不够烧,还要带着树叶一起烧掉。写出寡妇难以想象的困苦状态。
(2)颔联颈联集中写田园的荒芜:桑林被砍尽了,田园里连杂草都没有,山上能砍得树叶都砍了,一片萧条的景象。

【参考译文】
丈夫因战乱死去,留下妻子困守在茅草屋里,穿着粗糙的苎麻衣服,鬓发枯黄面容憔悴。桑树柘树都荒废了,再也不能养蚕,却要向官府交纳丝税,田园荒芜了却还要征收青苗捐。经常挑些野菜,连根一起煮着吃,刚砍下的湿柴带着叶子一起烧。任凭你跑到深山更深的地方,也没有办法可以躲避赋税和徭役。

赏析:
此诗通过山中寡妇这样一个典型人物的悲惨命运,透视当时社会的面貌,语极沉郁悲愤。 
唐朝末年,朝廷上下,军阀之间,连年征战,造成“四海十年人杀尽”(《哭贝韬》),“山中鸟雀共民愁”(《山中对雪》)的悲惨局面,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灾难。此诗的“夫因兵死守蓬茅”,就从这兵荒马乱的时代着笔,概括地写出了这位农家妇女的不幸遭遇:战乱夺走了她的丈夫,迫使她孤苦一人,逃入深山破茅屋中栖身。
  “麻苎衣衫鬓发焦”一句,抓住“衣衫”、“鬓发”这些最能揭示人物本质的细节特征,简洁而生动地刻画出寡妇那贫困痛苦的形象:身着粗糙的麻布衣服,鬓发枯黄,面容憔悴,肖其貌而传其神。从下文“时挑野菜”、“旋斫生柴”的描写来看,山中寡妇显然还是青壮年妇女,照说她的鬓发色泽该是好看的,但由于苦难的熬,使她鬓发早已焦黄枯槁,显得苍老了。简洁的肖像描写,衬托出人物的内心痛苦,写出了她那饱经忧患的身世。
  然而,对这样一个孤苦可怜的寡妇,统治阶级也并不放过对她的榨取,而且手段是那样残忍:“桑柘废来犹纳税,田园荒后尚征苗。”此处的“纳税”,指缴纳丝税;“征苗”,指征收青苗税,这是代宗广德二年开始增设的田赋附加税,因在粮食未成熟前征收,故称。古时以农桑为本,由于战争的破坏,桑林伐尽了,田园荒芜了,而官府却不顾人民的死活,照旧逼税和“征苗”。残酷的赋税剥削,使这位孤苦贫穷的寡妇何以为生呢?
  “时挑野菜和根煮,旋斫生柴带叶烧”,只见她不时地挖来野菜,连菜根一起煮了吃;平时烧柴也很困难,燃生柴还要“带叶烧”。这两句是采用一种加倍强调的说法,通过这种艺术强调,渲染了山中寡妇那难以想象的困苦状况。最后,诗人面对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发出深沉的感慨:“任是深山更深处,也应无计避征徭”。深山有毒蛇猛兽,对人的威胁很大。寡妇不堪忍受苛敛重赋的压榨,迫不得已逃入深山。然而,剥削的魔爪是无孔不入的,即使逃到“深山更深处”,也难以逃脱赋税和徭役的罗网。“任是”、“也应”两个关联词用得极好。可以看出,诗人的笔触象匕首一样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罪恶本质。
  诗歌是缘情而发,以感情来拨动读者心弦的。《山中寡妇》之所以感人,正在于它富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但诗并不直接抒情,而是把感情诉诸对人物命运的刻画描写之中。诗人把寡妇的苦难写到了极至,造成一种浓厚的悲剧氛围,从而使人民的苦痛,诗人的情感,都通过生活场景的描写自然地流露出来,产生了感人的艺术力量。最后,诗又在形象描写的基础上引发感慨,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一个更广阔的境界,不但使人看到了一个山中寡妇的苦难,而且使人想象到和寡妇同命运的更多人的苦难。这就从更大的范围、更深的程度上揭露了残酷的剥削,深化了主题,使诗的蕴意更加深厚。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988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翁卷《山雨》何绍基《山雨》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山雨 〔宋〕翁 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 山雨 〔清〕何 绍 基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 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 …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45
  • 《病后登快哉亭》阅读答案及赏析

    病后登快哉亭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⑵,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1)快哉亭:位…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40
  • 储光羲《洛桥送别》阅读答案及解析

    洛桥送别 【唐】储光羲 河桥送客舟,河水正安流。 远见轻桡动,遥怜故国游。 海禽逢早雁,应月值新秋。 一听南津曲,分明散别愁。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71
  • 《木兰诗》古今异义

    《木兰诗》古今异义   《木兰诗》古今异义   1、木兰当户织(户:古义:门 今义:窗户)   2、军书十二卷(十二:古义:表多数,不是确指 今义:数词,十二)   3、从此替爷征…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46
  • 皇甫松《梦江南》李煜《望江南》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梦江南    [唐]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人语驿边桥。 望江南   [南唐]李煜 闲梦远,南…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44
  • 《寻诗两绝句》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2014山东高考语文试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居士:指文人雅士。2…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5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