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之技巧类题型答案技巧步骤与练习解答

技巧类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
2、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4、这首诗(某某诗句)在写景(抒情、描写人物/某某)上有什么特点?
(二)分析思路
这类提问注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表达技巧】(艺术技巧)
1、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2、表现手法:
(1)修辞手法:比喻、比拟(拟人、拟物)、夸张、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顶真、谐音、互文、反语、通感、排比、反复等。
(2)抒情手法: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乐景写哀情、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
(3)描写方法:A、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B、虚实结合、虚实相生、由实到虚、由虚到实;C、正侧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D、点面结合(以点写面、以面写点);E、远近结合;F、抑扬结合(先抑后扬/欲扬先抑、先扬后抑/欲抑先杨);G、褒贬结合(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话反说、似褒实贬/寓贬于褒/反话正说);H、明暗结合;I、声色结合;J、细节描写;K、比兴;L、白描;M、工笔;N、象征;O、对比;P、衬托(正衬、反衬);Q、烘托;R、渲染;S、用典;T、铺陈;U、联想、想象;V、以小见大;W、侧面描写;X、主客移位(侧面虚写)。
(4)结构技巧: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过渡、铺垫、伏笔、悬念等。

【设题角度】
1、“小角度”设题。此类设问的“切入点”较小,考查的针对性强,题干要求上明确规定了从表达技巧中的某一个具体方面鉴赏。如:
①2008年四川卷:这首元散曲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试作赏析。
②2008年江西卷: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③2007年全国卷Ⅰ:请从“景”和“情”的角度对这首词作一赏析。
④2006年湖北卷:《暮春浐水送别》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此类题目的考查目标非常明确,题干明确告诉考生须从“修辞方法”、“虚实”、“景”和“情”、“融情于景”等角度鉴赏,答题时我们只要根据题干所要求的相关表达技巧知识,并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作出分析说明即可。
2、“大角度”设题。此类设题往往“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角度要求,出现在题干中的关键词通常是“表现手法”、“艺术手法”或“手法”等较为宽泛的概念。如:
①2007年浙江卷: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②2006年江西卷: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③2006年福建卷:这首诗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此类题目较之上一类鉴赏难度要大,因未规定表达技巧的具体类型,所以答案的不确定性因素很大,答案有可能是表达技巧中的任何一种甚至几种类型。这些题型往往给考生答题带来很大盲目性。
(三)答题步骤:
1、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释理由: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析作用: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四)答题示例:
【例题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案】(步骤一)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二)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三)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9887.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史肃《春雪》阅读答案

    春雪 [金] 史肃 丰年不救两河饥,腊尽才看小雪飞。 谩说①春来膏泽好,其如垄上麦苗稀。 空花只解惊愁眼,湿絮宁堪补败衣。 颇笑西台瘖御史②,日斜骑马踏泥归。 【注】①谩说:休说。…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8
  • 李白《上李邕》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上李邕①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②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注】①李邕,唐代书法家,…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41
  • 沈炯《咏老马》阅读答案赏析

    咏老马 【南北朝】沈炯 昔日从戎阵,流汗几东西。 一日驰千里,三丈拔深泥。 渡水频伤骨,翻霜屡损蹄。 勿言年齿暮,寻途尚不迷。 ⑴末尾两句运用了什么典故?这两句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31
  • 陈师道《舟中二首(其一)》阅读答案附赏析

    舟中二首(其一)①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②。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①宋哲宗…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4
  • 薛昂夫《塞鸿秋》《山坡羊》阅读答案赏析

    正宫   塞鸿秋 薛昂夫 功名万里忙如燕,斯文一脉微如线。光阴寸隙流如电,风霜两鬓白如练。 尽道便休官,林下何曾见?至今寂寞彭泽县。 中吕 &nbsp…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38
  • 林稹《冷泉亭》阅读答案及赏析

    冷泉亭  (宋)林稹 一泓清恪沁诗脾,冷暖年来只自知。 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是在山时。 1冷泉“冷”在哪里?请诗歌的内容简要分析。(5分) 2这…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5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