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鹊桥仙·落梅》阅读答案

鹊桥仙·落梅
[南宋]张孝祥
吹香成阵,飞花如雪,不那朝来风雨。可怜无处避春寒,但玉立、仙衣数缕。
清愁万斛,柔肠千结,醉里一时分付。与君不用叹飘零,待结子、成阴归去。
[注]①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人,公元1154年参加廷试,被高宗钦定为状元而得怨于秦桧。②不那:无奈。③分付:处置。
1.简要分析词的上片是怎样刻画梅这一形象的。(4分)
2.从全词看,词人真的“不用叹飘零”吗?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4分)
参考答案
1.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雪喻飞落的梅花,以玉、仙衣喻残留枝头的梅花,突出梅花洁白晶莹、孤独飘零的特点。②运用衬托的表现手法。以风雨和春寒营造凄冷的环境衬托梅花,表现梅花遭遇之凄苦。(每点2分。如答从嗅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来写梅,可酌情赋分。也可以理解为拟人,“无处避春寒”“ 玉立”拟人化,以女子来写梅树。)

2.示例一:是真的。(1分)词人虽然睹梅而生“清愁”和“柔肠”,但借酒而将它们“一时分付”;词的末三句更是直抒胸臆,安慰梅花一定有结子成阴的一天,这也正是词人不以飘零为怀的写照。(3分)
   示例二:不是真的。(1分)词的上片写梅,下片抒情。词人睹梅而自顾,顿生万千愁肠,只想借酒消愁,足见词人飘零感受何等深重;末三句表面上看是词人乐观地宽慰梅花,实际上是因飘零而同病相怜的表现。(3分)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9908.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元好问《八月并州雁》阅读答案

    八月并州雁 元好问 八月并州雁,清汾①照旅群。 一声惊晚笛,数点入秋云; 灭没楼中见,哀劳枕畔闻。 南来还北去,无计得随君! 注:①清汾,清澈的汾河水。 ⑴请简要赏析第二联的写景艺…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7
  • 红孩儿的父亲是谁?

    红孩儿的父亲是谁? A.青牛王 B.牛魔王(正确答案) C.铁扇主人”

    题库 2022年9月10日
    115
  • 高考古诗词阅读鉴赏训练素材集锦100篇(其四)

    丹阳送韦参军 严 维 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注]“丹阳”句:丹阳,江苏省南部一个县城。郭,外城。&ldquo…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4
  • 刘克庄《戊辰书事》阅读答案

     戊辰书事 刘克庄 诗人安得有春衫,今岁和戎百万缣。 从此西湖休插柳,剩栽桑树养吴蚕! 注①戊辰:公元1208年(宋嘉定元年),时宰相韩侂冑当政,为了“立盖世…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60
  • 元好问《江月晃重山》阅读答案附赏析

    江月晃重山 初到嵩山时作 元好问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候骑才通蓟北,先声已动辽西。归期犹及柳依依。春闺月,红袖不须啼。 [注]:犹及:…

    题库 2022年11月19日
    59
  • 史惟圆《采桑子·杂忆》阅读答案

    采桑子·杂忆 史惟圆 当时已惯何曾惜,滚遍香弦,字字清妍。能得当场几度怜? 今知此曲人间少,绝艺谁传?往事如烟,满耳筝琶值几钱? 注:史惟圆,明末清初人,经历甲申之变…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51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