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昌绪《春怨》晏殊《蝶恋花》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春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蝶恋花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1)说说这两首诗词不同的语言特色。(5分)
(2)在两首诗词中,诗人所抒发的共同的情感是什么?金诗的“怨”的具体内涵是什么?(6分)

【参考答案】
(1)金诗语言通俗,口语化,有很浓的民歌色彩。晏词典雅华丽,含蓄委婉,书面色彩较浓。
(2)抒发的共同感情是思妇对远方人的思念。金诗的“怨”有多重含义:怨黄莺惊了自己的美梦,怨征人不能归来,怨战事不止。

【对比赏析】
“春怨”一词,总是与时光如水、青春将逝的悲伤之情,与深切的思念之情联系在一起。金昌绪的诗也不例外。这首诗前两句写思妇的行动及其目的:把黄莺打跑,不让它在枝上啼叫。后两句则指出打黄莺的原因:它惊醒了我,让我美梦中止,使我未能在梦中到达辽西。“辽西”当是边塞,是思妇思念的人所处之地。这四句诗如同大白话,通俗易懂,刻画出思妇因不能梦到辽西而发怒的形象,生动逼真,如在目前。它短小精悍,饶有趣味。

晏殊的《蝶恋花》在语言上与金诗截然相反。其语言极为典雅,是文人词的典型之作。首句的“槛”指栏杆。槛菊就是栏杆处的菊花。愁烟,指惨淡的烟波,指雾气,因易引起人的愁绪,故称愁烟。兰泣露,用了拟人的手法,表面是说兰哭了,实际是说兰花上点缀着清露。“槛菊愁烟兰泣露”仅七个字就渲染出浓郁的悲凉气氛,从侧面写出主人公的伤感之情。次句“罗幕轻寒”是主人公的心理感受。而“燕子双飞去”通过燕子成双成对飞翔,衬托出人的孤单,表现人的落寞。下句采用拟人手法,说明月不懂得别离之苦,一点也不体谅人的心情,竟然一直到早晨还照着窗户。这一句怨得极无道理。月光本是无知的自然物,早晨是穿过门窗照进房间,也是自然现象,然而主人公却不这么看,她只埋怨它不通情理。这样一个句子,透露出这样的信息:主人公思念亲人,彻夜无眠。
下片“昨夜”一词照应上片的“到晓”,“西风凋碧树”,写出了西风萧瑟,树叶飘零的荒凉景象,此景成为主人公独上高楼眺望天涯形象的背景。主人公一夜无眠,禁不住相思之苦,遂登上高楼,远眺天涯,虽然望不见所思之人,却照样以远眺之举聊寄相思之意。而它登楼之时,西风飒飒,落叶萧萧,满目凄凉。这满目凄凉之景,恰好烘托了他心中的凄凉之情。末二句接承“望尽天涯路”,是主人公所发出的深重的感慨。“欲寄彩笺兼尺素”,是说,想要寄一封信给所思之人,表达思念之情。“山长水阔知何处”是说,眼前山长水阔,根本不知道所思之人现在在什么地方。这两句把主人公的失望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89991.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郎士元《赠韦司直》阅读答案

    赠韦司直① 郎士元 闻君感叹二毛②初,旧友相依万里馀。 烽火有时惊暂定,甲兵无处可安居。 客来吴地星霜③久,家在平陵音信疏。 昨日风光还入户,登山临水意何如。 【注】①此诗作于安史…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46
  • 思念的唐诗宋词

    思念的唐诗宋词   1、《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归家》【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32
  • 西行路上,悟空打死()个剪径的强盗,唐僧抱怨不已。

    西行路上,悟空打死()个剪径的强盗,唐僧抱怨不已。 A.四 B.五 C.六”(正确答案)

    题库 2022年9月10日
    111
  • 晏殊《少年游·重阳过后》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少年游·重阳过后 晏殊 重阳过后,西风渐紧,庭树叶纷纷。朱阑向晓,芙蓉妖艳,特地斗芳新。 霜前月下,斜红淡蕊,明媚欲回春。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 (1)上阙两幅…

    题库 2022年11月22日
    40
  • 罗隐《绵谷回寄蔡氏昆仲》阅读答案及赏析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题库 2022年11月17日
    40
  • 王冕《楚汉两城》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楚汉两城 【元】王冕 楚汉英雄今寂寞,两城相倚旧封疆、 荒台落日酣红叶,古墓秋风老白杨。 岂是有为增感慨,便令无事亦凄凉。 徘徊望尽东南地,芦苇萧萧野水黄。 【注释】: ①楚汉两城…

    题库 2022年11月23日
    30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