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阅读答案及赏析

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
[唐]刘长卿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①。
鸟向平芜②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独恨长沙谪③去,江潭春草萋萋。
[注]①解携:分手。②平芜:草木茂盛的原野。③这里用汉代贾谊谪迁长沙的典故。以贾谊代指朋友梁耿。
(1)“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是诗中脍炙人口的佳句,试对这两句作简要的赏析。
(2)结合全诗,具体分析作者是如何表现别后的“惆怅”之情的? 

参考答案
(1)鸟在原野上空远近分飞,人随着流水各奔东西。极写分手后的漂泊无依和孤独伤感之情。作者运用衬托的手法,以鸟衬人,使离别的痛苦表现得更具体深切。(意对即可)
(2)全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将惆怅之情寓于具体的景物描写之中,借“鸟”“流水”写分别之痛,“白云”,写相隔之远,“明月”写相思之苦,“春草”写思念之深。借助生动可感的景物,将感情表达得含蓄而浓烈。(意对即可)

赏析
这首诗是刘长卿被贬时所作,表达了作者的悲愤愁苦之情。全诗景中含情,笔致清婉,结句虽含慰藉,意实深悲,伤感之情,寄于言外。
此诗是诗人贬谪后所做。他运用舒缓的韵律淡笔勾勒典型的景物形象,将惆怅与孤独的心情含蓄地贯注景物形象之中。全诗画面之生动,传情之深远,耐人回味,显示出高超的诗歌艺术造诣。

前四句以写景为主,但景中含情。这里晴川、落日、孤舟、归鸟和远行的人,组成一幅江晚送别图。
“清川永路何极?落日孤舟解携。”这两句是作者回忆了数年前因友人梁耿被贬谪远离时,在苕溪为之饯行的情景,他以送别时眼前的“清川”落笔。清川长长,与梁耿的去路一样,不知到那里才是终点?落日时分,孤舟在川,两人只得分手。“落日”预示暮色的将临,给人的联想是前途黑暗;“孤舟”所呈现的是凄凉无助,它标志着人生境遇的险恶;这两句将这凄凉的环境气氛和人的悲苦心情极好的衬托出来了。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这两句描写了别后情景,远处近处的归鸟,飞向平芜深处,渐渐没有踪影,入随着流水,各分东西。这里,设景有象征意义,鸟飞平芜,渐渐隐没,象喻梁耿远去;溪水东西流,象喻人之离别,景中有情。友人离别后的惜别怅惘的心情,都在离别的场景中透露出来。情含景中,情景交融,含蓄地抒写离情别绪,感人肺腑。
后四句以抒情为主,托物寓意。白云、明月、春草无不寄托着诗人的情思。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千里万里,白云迷蒙,这是梁耿远去贬所沿途云路漫漫的情景,也是他心路迷茫的真实写照。前溪后溪,明月朗照,这是诗人留在送别地望月思友的情景。也是诗人自己的感想。作者这里是说尽管与友人相隔“千里万里”之遥,但飘然浮动、连绵不断的白云却可传载友谊;在同样皎洁的月光照耀下,使人感到相距再远,也只是“前溪后溪”之隔。浓厚的友谊跨越了巨大的空间界限,以白云与月光为纽带,将其二人紧紧连在一起。此句写得深情而婉转,真切感人。
“惆怅长沙谪去,江潭芳草萋萋。”这句点明他此次远行的原因,远谪长沙,梁耿固然惆怅不已,诗人也感到惆帐,为他的远谪感叹不已。这里十分坦白地写出作者对友人遭贬的不平与愤慨。而作者自己,不也遭受了同样的不幸。这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愤之语。“江潭芳草萋萋。”写出作者眼前景色。他驰骋的心绪回到现实中来,眼望无尽的芳革,倍感茫然凄凉,心中的愁苦也正如这春草一样延绵不断,杏无尽头。

感谢您访问:生涯设计公益网!本文永久链接:https://www.16175.com/990163.html。侵删或不良信息举报请联系邮箱:121488412@qq.com或微信:aban618。
(0)

相关推荐

  • 初中课文木兰诗

    初中课文木兰诗   大家学过木兰诗吗?知道初中课文木兰诗背景资料吗?以下是初中课文木兰诗介绍,请参考!   1、作家作品:   《木兰诗》,北朝乐府民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

    题库 2022年11月27日
    30
  • 《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 

    《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    《全唐诗》里的中秋节俗     上官惠作《中秋望月图》(局部) 庚寅(1770年) 中国嘉德供 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

    题库 2022年11月26日
    51
  • 苏轼《次韵送张山人归彭城》阅读答案

    次韵送张山人归彭城 苏轼 羡君飘荡一虚舟,来作钱塘十日游。 水洗禅心都眼净,山供诗笔总眉愁。 雪中乘兴②真聊尔③,春尽思归却罢休。 何日五湖従范蠡,种鱼万尾橘千头。 【注】①张山人…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3
  • “已知天定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描写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已知天定三分鼎,犹竭人谋六出师”描写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庞统 B.诸葛亮 .鲁肃(正确答案) D.徐庶

    题库 2022年9月11日
    108
  • 苏轼《雪后到乾明寺遂宿》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苏轼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 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 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雀弄新晴。 更须携被留僧褐,待听摧檐泻竹声。  &nb…

    题库 2022年11月20日
    42
  • 孟郊《游子吟》阅读答案及赏析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游子:离家在外的儿子。 意恐:担心。 寸草:小草,比喻游子。 三春晖:春天的阳…

    题库 2022年11月18日
    36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